常用释义
1.
属于国家、集体的。
  • 反义
  • 例词
    公差
    公款
    公事
    公务
2.
属于群众、集体或国家的事务。
  • 例词
    因公出差
    办公
3.
没有偏私;公正。
  • 例词
    大公无私
    秉公办事
    公道
    公平
  • 例句
    我们应该秉持着正的原则做事。
4.
共同的;大家公认的。
  • 例词
    公理
    公式
    公益
    公约
  • 例句
    他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去做益。
5.
属于国际间的。
  • 例词
    公海
    公历
    公制
6.
公开的。
  • 例词
    公报
    公布
    公告
    公演
7.
丈夫的父亲。
  • 例词
    公婆
8.
对男性老人的尊称。
  • 例词
    诸公
9.
雄性的。
  • 反义
  • 例词
    公鸡
    公牛
    公羊
10.
古代贵族五等爵位的第一等。
  • 例词
    公侯
    王公大臣
    公爵
11.
姓。
详细释义
1.
公平;公正。
以公私,民其允怀
《书·周官》
夫私使目盲,私使耳,私使心狂。三者皆私由公。
《吕氏春秋·序意》
易老韶光休浪度,最公白不相
《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
2.
公共;共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公。
《礼记·礼运》
夫裁衣而知其工,裁而知索其人,此固世之所公也。
《鹖冠子·天则》
天下之公欲,即理也。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正》
工业化,气如虹,耕者有田天下公。
郭沫若·《新华颂》
3.
朝廷;国家;公家。
又如: 公事公办;假公济私。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诗·召南·羔羊》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文子同升公。
《论语·宪问》
不意臣父衰耄,恃忘公,贪润,取犯朝
·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
海州南有水,上通淮、楚,公私漕之路也。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
4.
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诗·召南·小星》
岑寂启昼关,公余为会开颜
·韩琦·《登广教院阁》诗
若是做公的得,这场不小。
《水浒传》第七二回
5.
属于国际间的。参见“公海”、“公斤”。
6.
不加隐蔽,毫无顾忌。
以言志,志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今明天子在上,匈奴公寇,侵扰边境。
·桓宽·《盐铁论·备胡》
巽〕他不法尤。有司稍按治,劫持之……公行牒。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
律云: 公取取皆为盗
《西游记》第五十回
7.
犹公布。
希望你能把他的不白之冤,公之世人,使死者在地下也能含笑长眠。
马南·《燕山夜话·林白水之死》
8.
称谓。
对亲属的称谓。
其子陈应止其公(陈轸)之行,曰:“夫魏欲楚、,必重迎公。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王多公之。”
《战国策·魏策一》
孔子之弟子从远者,孔子荷杖而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次及父母,次及兄弟妻子。
《吕氏春秋·异用》
后〕乃厚田宅金,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史记·外戚世家》
妇诸孙,盈室堂,公姑悦喜,五福具有。
·韩愈·《祭故陕府李司马文》
夫人年若干,入而媪御皆喜,既而公姑交
《扶风郡夫人墓志铭》
对某些职业者的称谓。如: 艄公;园公;端公。
9.
敬称。
对平辈的敬称。
〔毛遂〕曰:“……公等录录,所因人成事者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公忠社稷,惠恤民,方城之外,莫不欣戴。
·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
上对下的敬称。
〔吴广陈胜〕召令徒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史记·陈涉世家》
上曰:“所追者也?”曰:“信。”上复骂曰:“诸将亡者已十,公所追;追信,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无双。”
《汉书·韩信传》
此五日中,吾取泰必矣。公等勿疑。
《周书·文帝纪下》
对尊长的敬称。
东齐凡尊老,或之艾;周、、秦、陇谓之公。
《方言》第六
太始二年,中大夫白公奏穿渠。
《汉书·沟洫志》
以袁纪两公所言之,莫素有其人。
·俞樾·《春在堂随笔·小浮梅闲话》
此次晋谒潘公,原想潘公给我一个位置,或给我向什么地方介绍介绍。
张天翼·《成业恒》
一般的敬称。参见“城北徐公”、“亡是公”。
10.
称雄性动物。
母蟹大,,竟腹下;公蟹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酱法》
11.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直至清代仍沿用。
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易·大有》
侯,逸预无期。
《诗·小雅·白驹》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礼记·王制》
12.
东周时期,诸侯的通称。
景公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
《论语·颜渊》
景公太卜曰:“子之道何能?”曰:“能地。”晏子往公,公曰:“寡人太卜曰:‘子道何能?’曰:‘能地。’地固可乎?”
·王充·《论衡·变虚》
13.
古代的最高官阶。
公弋取彼在穴。
《易·小过》
14.
通“”。功绩;功劳。
薄伐狁,以奏公。
《诗·小雅·六月》
俗主之佐,其欲名也,三王之佐同,而其名不辱者,其实无不危者,公故也。
《吕氏春秋·务本》
15.
姓。汉代有公俭。见《通志·氏族四》。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公主
  • 公园
  • 公平
  • 公正
  • 公办
  • 公众
三字词
  • 公交卡
  • 主人公
  • 办公室
  • 公信力
  • 蒲公英
  • 铁公鸡
四字词
  • 叶公好龙
  • 愚公移山
  • 花花公子
  • 天下为公
  • 开诚布公
  • 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