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
zhà
常用释义
1.
柞木,栎(lì)的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边缘呈锯齿状,开黄白色小花,结黑色小球形浆果。木质坚硬,可用来制作家具等;叶子可入药。
  • 例词
    柞蚕
    柞丝
详细释义
1.
木名。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棘刺。叶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边缘有锯齿。初秋开花,花小,黄白色。木质坚硬,供制家具等用,树皮及叶可入药。
柞之枝,其蓬蓬。
《诗·小雅·采菽》
蔓荆,森
·马融·《长笛赋》
武平界有柞,合理。
《宋书·符瑞志下》
这儿山上山下,高坡低洼,满眼葱绿苍翠,遍是柞树、槐树、杨树、松树。
杨朔·《海市》
指山毛榉科的麻栎。
又西百八十里,曰大之山,上多榖柞。
《山海经·西山经》
2.
山名。
山,柞。
《左传·昭公七年》
3.
古国名。
柞,柞卜邑。
·罗泌·《路史·国名纪己·五帝之世》
4.
通“”。客以酒回敬主人。
昔者,五之王,合横而赵国壤地,著之盂,柞。
《战国策·赵策一》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柞”字右部件相同,均为“乍”
全部
二字词
  • 柞蚕
  • 柞木
  • 柞绸
  • 柞子
  • 柞薪
  • 柞棫
三字词
  • 五柞宫
  • 柞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