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相当于“”。
  • 例词
    责有攸归
    性命攸关
详细释义
1.
水流貌。
攸,行水也。
《说文·攴部》
2.
安闲从容,自得其乐。参见“攸然”。
3.
迅疾。参见“攸然”。
4.
久;长远。
参见“攸長”。
令德攸兮宣重光,仕郡州兮迪民康。
《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
5.
笑貌。参见“攸爾”。
6.
住所。
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
《诗·大雅·韩奕》
7.
连词。乃;于是。
彭蠡既阳鸟攸居。
《书·禹贡》
明明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诗·鲁颂·泮水》
8.
助词。
所。
君子有攸往,先迷得主,利。
《易·坤》
故武卫将军伊琳清直武毅,禁旅攸;直阁将军鲜于康仁,忠亮骁杰,爪牙斯在;收而戮之,曾无闻奏。
《北史·周本纪上》
神州化首,文昌政本,治攸在,臣故冒死而言。
《新唐书·魏元忠传》
台谏所出,朝廷耳目攸愿诸君勉
·张居正·《答南御史张怀川书》
终于陈述意见的代表也来了。但是商会中人物决断不下,秩序是不应该捣乱的,营业是各家血本攸关的,贸贸然罢市,行么?
叶圣陶·《倪焕之》二二
无义。
汝不朕心之攸困。
《书·盘庚》
执讯连连,攸馘安安。
《诗·大雅·皇矣》
9.
是。
昭哉德,灵庆攸繁。
南朝 宋·颜延之·《三月三日诏宴西池诗》
卒燥中野,民攸宇攸塈。
·柳宗元·《天对》
10.
通“”。
忧虑。
南蒯之叛也,其人或知之,之而,且言曰:“恤恤乎!湫乎!攸乎!”
《左传·昭公十二年》
弛放;轻忽。参见“攸心”。
11.
古国名。
》曰:……“有攸不惟臣,征,厥士女。”
《孟子·滕文公下》
12.
姓。北燕有攸迈。见《广韵·平尤》。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攸”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攵”
全部
二字词
  • 攸攸
  • 攸乐
  • 攸游
  • 焱攸
  • 攸女
  • 令攸
三字词
  • 邓攸忧
四字词
  • 生死攸关
  • 责有攸归
  • 利害攸关
  • 性命攸关
  • 罪有攸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