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返回;回来。
  • 例词
    循环往复
    反复
2.
回答。
  • 例词
    复电
    复信
    答复
  • 例句
    我需要仔细考虑一下,晚些时间再答你。
3.
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
  • 例词
    复仇
4.
还原。
  • 例词
    复婚
    复学
    复原
    恢复
    收复
5.
再;又。
  • 例词
    旧病复发
    死灰复燃
6.
重复。
  • 例词
    复习
    复制
    复述
7.
非单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 例词
    复姓
    复句
    复杂
  • 例句
    这个问题非常杂,让我们陷入了深思。
8.
姓。
详细释义
1.
还;返回。
无往不
《易·泰》
公子遂如,至黄乃
梁传·宣公八年》
槐欲成分袂,君期十日金扉。槐今落将尽,君向远乡犹
·李频·《寄远》诗
由魏过齐入燕凡二千里,甲午岁复于乡
·刘祁·《归潜志序》
舟子潮,利其金,移舟僻所,沉诈为熟睡。
·冯梦龙·《智囊补·察知·杨评事》
2.
抵偿;偿还。
亦谓归还。参见“復政”。
贰师将军广利捐五,靡亿万四年之,而廑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鼓之首,不足以复费
《汉书·陈汤传》
愿从大王请籴来岁,惟大王救其窘!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3.
恢复;康复。
王召孟君而其相位。
《史记·孟尝君列传》
自然感疾虽复应伶俜。
·曾巩·《初夏有感》诗
好古之士,宜本志叙所采《七》大略,取而成一,以十二卷之
·周中孚·《郑堂札记》卷四
4.
谓消除灾变,恢复正常。
水旱者,阴阳也,六合,祀,故修坛设位,敬恭祈求,效事社之复灾变之道也。
·王充·《论衡·明雩》
以政致旱,宜以政。
《案书》
5.
收复;光复。
企子元礼寻复洛州,斩东魏刺史杜密。
《周书·文帝纪下》
元二年,司徒汴州。
·韩愈·《杨燕奇碑文》
在上,帝京初,十室九空,今之先招集流移,使安故
··《长生殿·收京》
6.
重复;反复;回环。
故其战胜,而于无穷
《孙子·虚实》
若夫文,三教之重,正朔相益相因,贤圣所共知也。
·王充·《论衡·实知》
是故之而不足,以肆志;吟之不足,寄言以广意。
三国 魏·嵇康·《琴赋》
藏春花木望中迷,水道阻
·王安石·《和景纯十四丈三绝》之三
7.
告诉;回答;回复。
管仲会国用,三分之二在客,其一在。管仲之。
《管子·中匡》
先生又客,是以王而不,何为无哉!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
余以我以日以非德
·韩愈·《祭穆员外文》
永德横猾,政重其奏,乃命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永德不能
《宋史·王鼎传》
于交广者,或之以欲得椰。比及三年而反,其人已死矣,乃实于位而告以之。
·唐甄·《潜书·善施》
8.
又;更;再。
假道虞以伐虢。
《左传·僖公五年》
是遂渐离身不侯之人。
《史记·刺客列传》
捐勿道,努力加餐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江田稻花露始零,浦中子青青。
·马祖常·《湖北驿中偶成》诗
本期一索而得,不意信水复来,遂至破戒而再。
·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
或则叹息现代作品之没有血泪,那是怕著作界复归于轻佻。
鲁迅·《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9.
报复。
〔子胥〕三年自咎,不妻子,食,寒不重越,欲其仇。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计倪传》
尝质于秦,秦遇丹无礼,日夜焦心,思欲之。
《燕丹子》卷中
,或小利,或聚或散,亦不能事。
·韩愈·《黄家贼事宜状》
10.
谓实践诺言。
有子曰:“信近于,言可也。”
《论语·学而》
不得中正而其言,也,信?
·柳宗元·《非国语上·荀息》
人交,和易简谅,言必可
··《萧景能墓志铭》
11.
谓免除徭役或赋税。
亦泛指消除。
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荀子·议兵》
裁什一之税,三日之役。
《汉书·五行志下之下》
其管内八州百姓,给复一年。
·元稹·《处分幽州德音制》
是三者,法皆得以其户,而无杂泛之差。
·顾炎武·《生员论中》
旱既太甚,何以消复灾眚?
《后汉书·鲍昱传》
12.
古丧礼称召唤始死者的灵魂为“復”。
参阅《通典·礼九八》。
尽爱之道也。
《礼记·檀弓下》
复与书铭,自天子达于士,其一也。
《丧服小记》
大同中,帝不豫,一日暴,皇太子以下入侍疾,内外咸云帝崩。粲率宫甲度,微有喜色,所由那不见办长梯。以大行幸前殿,须长梯以也。
《南史·韦粲传》
朱子曰: 古者人死,以其上服升屋履危,北面而曰:“。”遂以其衣三招之而下以覆尸。此《》所”也。
·李贽·《招魂》
13.
通“”。
庇护;覆盖。
我,出入腹我。
《诗·小雅·蓼莪》
阴难阳物昌;阳复阴物湛。物昌也,物湛也。
《文子·上德》
倾覆;颠覆。
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申包胥曰:“我必。”
《左传·定公四年》
14.
通“𥨍”。地室。
古公父,陶陶穴,未有家室。
《诗·大雅·绵》
人之复阴阳泽水者半。
《商君书·徕民》
15.
通“”。丰厚。
农则产复,其产复则重徙。
《吕氏春秋·上农》
16.
通“”。参见“復道”、“復格”。
17.
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震下坤上。
,亨。出入无疾。
《易·复》
18.
姓。
19.
夹衣。
亦指装绵絮的衣服。
引申为夹层的。
,重衣也。
《说文·衣部》
常著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一曰褚衣。
《说文·衣部》
二月……事未起,命人浣冬衣,彻复为袷。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
广治第宅,请借坊以益之,作垣洞穴,钱于其中。
《旧唐书·王稷传》
姐〕秉席,引入西偏一室……付以,使意自取。拆被,取器皿蹴踏置中。
·洪迈·《夷坚丙志·蓝姐》
20.
土窟。
一说为夹衣。
夏不失,冬不窟。
·桓宽·《盐铁论·轻重》
文》:“𥨍,地室也。复声。”《》曰:“陶𥨍陶穴。”《淮南·泛论训》:“古者民泽处复穴。”高注:“穴,重窟也。”《记·月令》注:“古者穴。”正:“穴者,窟居也。”三字(𥨍、)通用。
洪颐煊·《读书丛录·盐铁论》
,指衣言,王先云:“言暑不去衣”是也,洪”如“𥨍”,非是。
杨树达·《盐铁论释要·轻重》
21.
武术上指使用两件兵器(如双刀、双剑)的技术。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22.
中医指七方之一的复方。
制方之,宣、通、、重、、滑、燥、湿是也。制方之用,大、小、、急、奇、耦、七方是也。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药方序》
在乎病,主病在乎方,制方在乎人。方有七: 大、小、、急、奇、偶、也。
·李时珍·完素·《本草纲目·序例上·七方》
23.
重复;重叠。
泽复
《吕氏春秋·季冬》
,所著子,理重事相模𢽾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
山重水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诗
24.
繁多;复杂。
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善酌字者,单复,磊落如珠矣。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
太宗尝读书,有奇字,遣使者问宪音注,援验详复,帝咨尚之。
《新唐书·儒学传上·曹宪》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二字词
  • 复仇
  • 复活
  • 复杂
  • 修复
  • 反复
  • 复古
三字词
  • 复活节
  • 复印件
  • 复合词
  • 复杂化
  • 复名数
  • 来复枪
四字词
  • 失而复得
  • 反反复复
  • 日复一日
  • 万劫不复
  • 周而复始
  • 山重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