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
舌
常用释义
1.
名
舌头,人和某些动物口中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
例词
张口结舌
舌苔
口舌
例句
场上精彩的杂技表演令观众们瞠目结
舌
。
2.
名
形状像舌的东西。
例词
火舌
例句
火
舌
从窗口冒出,让楼内的居民陷入了恐慌。
3.
名
铃、铎中的锤。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舌头。
1
俗亦称舌头。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
维
躬是瘁。
《诗·小雅·雨无正》
在
窍为
舌。
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张仪谓
其妻曰:“
视
我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
《史记·张仪列传》
自
从齿
牙缺,始慕舌
为
柔。
唐
·
韩愈
·
《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
2.
代指言语。
惜乎,夫子之
说
君子也!
驷
不及舌。
注
《论语·颜渊》
上怒,
骂
敬曰:“
齐虏
!以舌得官,乃今妄言沮吾
军
。”
《汉书·娄敬传》
桂生平日
惯听
老婆舌的。
《警世通言·桂员外穷途忏悔》
3.
指畚箕外伸的部分。
1
如: 帽舌;鞋舌;火舌。
维
南有箕,
载
翕其舌。
《诗·小雅·大东》
4.
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
遒人以木
铎
徇于路
注
《书·胤征》
夏簧三舌
响
,春
钟
九乳
鸣
。
北周
·
庾信
·
《道士步虚词》之七
5.
指古代箭靶两旁上下超出躬的部分。
倍中以
为
躬,倍躬以
为
左右舌;下舌半上舌。
注
《仪礼·乡射礼》
6.
姓。春秋越有舌庸。见《国语·吴语》。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结舌
舌头
雀舌
弹舌
毒舌
百舌
三字词
大舌头
伸舌头
翘舌音
卷舌音
百舌鸟
龙舌兰
四字词
瞠目结舌
张口结舌
巧舌如簧
鹦鹉学舌
七嘴八舌
口干舌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