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o
jiáo
jiāo
常用释义
1.
纠正;把弯曲的东西弄直。
  • 例词
    矫正
    矫治
2.
假托;诈称。
  • 例词
    矫敕
    矫命
    矫饰
    矫诏
3.
强健;勇武。
  • 例词
    矫健
    矫捷
4.
姓。
详细释义
1.
使曲的变直。
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𫐓
《易·说卦》
枸木必𬄩蒸矫直,金必砻厉利。
《荀子·性恶》
今天下甲摩箭控弦,转输军粮,未,此天下所共也。
《汉书·严安传》
2.
匡正;纠正。
能法之士,用,且重人之行。
《韩非子·孤愤》
者,民惰怠,本者少,末者何以之?
《汉书·成帝纪》
欧阳文忠公矫昆体主,故其言多平易疏畅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
尽矫从前之失,不能收将来之效。
·魏源·《圣武记》卷八
3.
抑制。
不而其耳目之欲,而其心意之辟。
《墨子·非命下》
4.
策励;勉励。
墨自,而世之急。
《庄子·天下》
5.
拂逆;违背。
是以上及下之事,下及上之事上而,悖也;下而,逆也。
《管子·君臣上》
人之所以世俗者,人未尝观焉。
《淮南子·真》
制改法,宜人情,未有违众矫物而可久也。
《南史·何尚之传》
矫众曰高,同流曰污。
·何景明·《内篇》五
6.
杂糅。
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楚辞·九章·惜诵》
7.
假托;诈称。
亦专指假托君命。参见“矯殺”、“矯罪”。
弦高者,商人,遇之伯之命而犒焉。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乃劾魏其先帝,罪弃市。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故述远则诬矫如彼,回邪如此,析理居正,唯素心乎!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夫可人必以冒;不可犹辞人必以为矫
··《与赵丞相书》
长孙曰:“汝不矫对耶!”曰:“以鬼配木,何烦矫对?”
·独逸窝退士·《笑笑录·獠面》
8.
高举。
参见“矯首”、“矯翮”。
微情以陈词兮,夫美人。
《楚辞·九章·抽思》
羿之弓,促僚之丸,曰:东勿西逐,西逐。
·龚自珍·《明良论四》
9.
立。指君主即位。
帝初刘龛救河北,二方分崩,一一合。
·扬雄·《法言·重黎》
10.
强健;雄健。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者
《礼记·中庸》
11.
灵活;迅捷。参见“矯捷”。
12.
飞。
哂夏之疑冰,整翮而思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惊凫不堪矫凤回鸾那足
·薛曜·《舞马篇》
雄雌屡惊矫弋常纠纷
·王安石·《白鸥》诗
13.
姓。明有矫九高。见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矫”字右部件相同,均为“乔”
全部
轿
二字词
  • 矫健
  • 矫正
  • 矫捷
  • 矫直
  • 矫命
  • 矫常
三字词
  • 矫腾腾
四字词
  • 矫枉过正
  • 矫揉造作
  • 矫首昂视
  • 矫若惊龙
  • 矫矫不群
  • 步履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