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
骨
gǔ
gū
常用释义
1.
名
骨头,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例词
骨骼
骨架
肋骨
锁骨
例句
他需要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以防
骨
质疏松。
2.
名
品格;气概。
例词
骨气
傲骨
侠骨柔肠
例句
他很有
骨
气,从来不向恶势力低头。
3.
名
物体内部起支撑作用的架子。
例词
伞骨
扇骨
4.
名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
例词
风骨
骨力
详细释义
简
繁
1.
骨头,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鸟兽
之肉不登
于
俎,皮革、
齿
牙、骨角、毛羽不登
于
器,
则
公不射。
《左传·隐公五年》
雕
题
黑
齿
,得人肉以祀,以其骨
为
醢些。
《楚辞·招魂》
谁
令昨夜雨
雱沱
,北
风萧萧
寒到骨!
宋
·
王安石
·
《丙戌五日京师作》诗之二
现在既有现成的菜饭,而且吃了不会由脊梁骨下去,他为什么不往饱里吃呢。
老舍
·
《骆驼祥子》七
2.
指尸骨。
必死是
间
,余收
尔
骨焉!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膏
涂
平原,骨填川谷。
南朝 梁
·
刘孝标
·
《辨命论》
朱
门
酒肉臭,路有
冻
死骨。
唐
·
杜甫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朱德
·
《三明新市》诗
3.
指躯体。
1
特指枯瘦的躯体。
乃使北宫
东
郭之
俦
,生抽豹尾,分裂
䝙
肩,形不抗手,骨不
隐
拳。
三国 魏
·
曹植
·
《七启》
病骨
独
能在,人
间
底事
无
。
唐
·
李贺
·
《示弟》诗
时
兵
后岁饥
,民骨不相保。
明
·
宋濂
·
《杜环小传》
粉蛾恨骨不
胜
衣,映
门
楚碧
蝉声
老。
《全唐诗》卷七八五载《秋》
4.
指牲体,古代供祭祀、宴飨所用的带骨肉。
凡掌共羞、
修
、刑、膴、胖、骨、鱐,以待共膳。
注
《周礼·天官·内饔》
凡
为
俎者,以骨
为
主。骨有
贵贱
。殷人
贵
髀,周人
贵
肩。
《礼记·祭统》
5.
物体内起支撑作用的架子。
1
引申指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或基本作用的成分。
惟其中空,故能受
轴
而
运转
不
穷
。
犹伞
柄上木管子,
众
骨所
会
者。
《朱子语类》卷一二五
且近日人家
萧
索,
酿
此(指女
儿
酒)者亦
复
寥寥,能得其真
东
浦水作骨而三四年
陈
者,已是
无
等等咒矣。
清
·
梁绍壬
·
《两般秋雨
庵
随笔·品酒》
6.
指树根。
风
生木
与
骨。
注
《管子·四时》
7.
指质地;素质。
1
亦指实质,内里。
然姑
苏纸
多布
纹
,而假
苏笺
皆
罗纹
,惟
纸
骨柔薄耳。若加厚
壮
,
则
可
胜苏笺
也。
元
·
费著
·
《岁华纪丽谱·蜀笺谱》
具松柏之骨,
挟
桃李之姿。
清
·
李渔
·
《闲情偶寄·种植·木本》
顾此事正亦未可知,我疑必骨奴而肤主,其状与战区同。
鲁迅
·
《书信集·致台静农》
8.
指人的骨相或气质。
1
亦指本性;性格。
小史有封侯骨,
当
以
经术进
,努力
为诸
生
学问
。
《汉书·翟方进传》
此
儿
有奇骨,可
试
使啼。
《晋书·桓温传》
仙
风
道骨今
谁
有?淡
扫
蛾眉
𥮾
一枝。
宋
·
黄庭坚
·
《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诗之三
他(鲁迅)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毛泽东
·
《新民主主义论》十二
邈哉崔生,
体
正心直,天骨
疏
朗,
墙
宇高嶷。
注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9.
指心神;心意。
使人意
夺
神
骇
,心折骨
惊
。
注
《文选·江淹〈别赋〉》
莫愁
帘
中
许
合
欢
,清弦五十
为
君
弹
。
弹声
咽春弄君骨,骨
兴牵
人
马
上鞍。
唐
·
李贺
·
《许公子郑姬歌》
10.
指字的刚劲雄健的笔力。
多骨微肉者谓之筋
书
,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旧题晋卫铄《笔阵图》
东
坡平
时
作字,骨撑肉,肉没骨,未
尝
作此瘦
妙
也。
宋
·
苏轼
·
《题自作字》
唐太宗
极
意推服大王,然其
体
裁
结构
,未免
径
落大令局中。大令所以
逊
其父者,微
无
骨耳。
明
·
谢肇
浙
·
《五杂俎·人部三》
11.
指诗文的理路和气势。
故
练于
骨者,析
辞
必精。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风骨》
蓬
莱
文章建安骨,中
间
小
谢
又清
发
。
唐
·
李白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
12.
比喻内心深处。
以
为
昔古之事,所言近是,信之入骨,不可自解。
汉
·
王充
·
《论衡·自纪》
至
于
甄家家人,平
时
多是恨
这
些方士入骨的。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13.
比喻话里暗含着的不满、讽刺等意思。
李玉亭不明白他们的话中有骨。
茅盾
·
《子夜》九
14.
犹兀自。尚;还。
绣压
垂
帘
,骨有
许
多寒在。
宋
·
李莱老
·
《倦寻芳》词
兀自,含有
还
、尚、
犹
等
义
。兀亦作古或骨,自亦作子,
随声
取
义
,字
无
定形也。有
单
用一骨字者。
张相
·
《诗词曲语辞
汇
释》卷六
15.
古代新罗族按皇室、贵族的血统区分等级的一种制度。即骨品制。不同骨品不通婚姻,骨品世袭不变。
其建官,以
亲属为
上,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别。兄弟女、姑、姨、
从
姊妹,皆聘
为
妻。王族
为
第一骨,妻亦其族,生子皆
为
第一骨,不娶第二骨女,
虽
娶,常
为
妾媵。官有宰相、侍中、司
农
卿、太府令,凡十有七等,第二骨得
为
之。
《新唐书·东夷传·新罗》
16.
计时的“刻”。quarter的音译。
欧
人于一
时
之中,分四骨,每骨三字,亦同于
时数
。
康有为
·
《大同书》乙部第四章
17.
通“
滑
”。扰乱。
当
是
时
也,无公朝,其巧
专
而外骨消。
注
《庄子·达生》
18.
姓。隋代有骨仪。见《隋书》本传。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骨”字下部件相同,均为“月”
全部
育
盲
胥
胃
冐
冑
胷
腎
二字词
排骨
骨干
刺骨
骨骼
骨气
尸骨
三字词
甲骨文
骨骼肌
外骨骼
透骨草
黄骨鱼
锁子骨
四字词
千金买骨
毛骨悚然
刻骨铭心
脱胎换骨
恨之入骨
仙风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