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申
常用释义
1.
动
陈述;说明。
例词
三令五申
申报
申辩
申请
申述
2.
动
(使冤屈得到)表白。
例词
申冤
申雪
3.
名
地支的第九位。
4.
名
上海的别称。
例词
申曲
5.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伸展;伸张。
1
亦指施展。
士者
诎
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己。
注
《晏子春秋·杂上二四》
乃安得鼓口舌,申
颜
眉,
预
前
论议
,是非
国
家之事也?
汉
·
桓宽
·
《盐铁论·利议》
收和
颜
而静志兮,申
礼
防以自持。
注
《文选·曹植〈洛神赋〉》
博士固,申儒遏黄,唱
业于
前。
唐
·
韩愈
·
《袁氏先庙碑》
忆昔重阳大义申,而今始得告功成。
朱德
·
《昆明感怀》诗
壮
情已消歇,雄
图
不
复
申。
北周
·
庾信
·
《拟咏怀》之五
2.
延缓;延长。
帝欲除署孝廉,而秀才如前制。坦奏
议
曰……帝
纳
焉。
听
孝廉申至七年,秀才如故。
注
《晋书·孔坦传》
南徐、兖二州去
岁
水潦
伤
年,民多困
窭
。逋租未入者,可申至秋登。
《宋书·孝武帝纪》
河南
赋
限已
穷
,
县
人
诉机织
未就,坦
诣
府
请
申十日,不
听
。
《新唐书·卢坦传》
3.
表明;表达。
大夫
执
圭而使,所以申信也。
《礼记·郊特牲》
齐
心同所
愿
,含意俱未申。
注
《文选·古诗〈今日良宴会〉》
玄宗在
东
宫,
数
至其第申款密。
《新唐书·崔湜传》
或全借古
语
,用申今情,崎
岖牵
引,直
为
偶
说
。
明
·
王世贞
·
《艺苑卮言》卷一
我们的干部队伍,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今天重申这一点,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
·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4.
申诫;告诫。
今予惟不
尔杀
,予惟
时
命有申。
注
《书·多士》
故明君
临
之以
艺
,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
论
,禁之以刑。
《荀子·正名》
5.
申雪;昭雪。
〔文本〕父之象,仕隋
为
邯
郸
令,坐
为
人
讼
,不得申。
《新唐书·岑文本传》
发
奸伏,申冤枉,
号称
神明。
宋
·
陆游
·
《右朝散大夫陆公墓志铭》
今特
来见
足下,要足下念平生之好,替我
当
官一
说
,申此
冤
恨。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6.
明白。参见“
申證
”。
7.
重复;一再。
申命羲叔宅南交。
注
《书·尧典》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
严
霜。
注
《文选·宋玉〈九辩〉》
既往不
来
,申以信兮。
注
《汉书·外戚传下·孝武李夫人》
昶恚其言不行,且以
为
必
败
,因
请
死。裕怒曰:“卿且申一
战
,死
复
何晚!”
注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六年》
8.
束;缚。
1
引申为约束。
墨者有田
鸠
者,欲
见
秦惠王,
约车
申
辕
,留
于
秦,周年不得
见
。
注
《淮南子·道应》
武王
罢
朝而
结丝袜绝
,左右
顾无
可使
结
之者,俯而自申之。
汉
·
刘向
·
《列女传·鲁季敬姜》
上
亲劳军
,勒兵,申教令,
赐
吏卒。
注
《汉书·文帝纪》
我既兹恤,惟夙惟夜,畏忌是申,供事靡
惰
。
注
《韦玄成传》
9.
至;到。
独
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注
《文选·宋玉〈九辩〉》
夜申旦而不寐,
忧
天保之未定。
晋
·
潘岳
·
《西征赋》
及
时
秉
烛
夜申旦,莫令不
乐
心
烦乱
。
清
·
徐柯
·
《白纻词》之三
10.
旧时官府下级向上级行文称“申”。
凡有
复
父
雠
者,事
发
,具其事申尚
书
省,尚
书
省集
议
奏
闻
。
唐
·
韩愈
·
《复仇状》
〔臣〕亦曾
闻
奏及申三司乞自京
师
支
拨
。
宋
·
欧阳修
·
《乞放行牛皮胶鳔》
仍命斌
隶属
襄
阳帅
府,其探
报
事宜及
边
防措置,
则
申川
陕
宣
抚
副使吴玠。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
11.
使用;应用。
高屋用
于
建瓴,
铦
戈申
于
破竹。
唐
·
李邕
·
《贺章仇兼琼克捷表》
12.
十二地支的第九位。参见“
幹枝
”“
地支
”。
13.
十二时辰之一。指一日中的十五时至十七时。
1
亦泛指傍晚。
若
宽
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以
为
名,寅而入,
尽
辰而退,申而入,
终
酉而退,率以
为
常,亦不
废
事。
唐
·
韩愈
·
《上张仆射书》
可教往
来
客人,
结
伙成
队
,
于
巳、午、未三
个时
辰
过冈
,其
余
寅、卯、申、酉、戌、亥六
个时
辰,不
许过冈
。
《水浒传》第二三回
高
楼
人冷日垂申,十日一别君休嗔。
清
·
曹寅
·
《一日休沐歌》
14.
十二生肖以申为猴。
戌,土也。申,猴也。土不
胜
金,猴何故畏犬?
汉
·
王充
·
《论衡·物势》
15.
古国名。姜姓。周封伯夷之后于申,春秋时灭于楚。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彼其之子,不
与
我戍申。
注
《诗·王风·扬之水》
郑
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注
《左传·隐公元年》
16.
古地名。故地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南。
州(
随
州)北接
黾
阨,
东
蔽
汉
沔,介襄、郢、申、安之
间
,
实为
重地。
清
·
顾祖禹
·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三·德安府》
17.
上海市的别称。以境内黄浦江别称春申江的简称申江而得名。
绍原……上月来申,说是为买书而来的。
鲁迅
·
《书信集·致章廷谦》
18.
通“
呻
”。
1
引申为吟咏。
申者,呻之也。
《淮南子·天文》
玉
箫
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
长
句。
唐
·
李白
·
《江夏赠韦南陵冰》诗
19.
通“
司
”。参见“
申宫
”、“
申徒
”。
20.
姓。春秋楚有申包胥。见《左传·定公四年》。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申”字部件相同,均为“田”
全部
由
甲
二字词
申报
申冤
申辩
重申
申领
申讨
三字词
申请书
守庚申
春申君
引申义
春申涧
天申节
四字词
三令五申
熊经鸟申
未申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