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遮掩;掩护。
  • 例词
    庇护
    庇荫
    庇佑
    包庇
详细释义
1.
遮蔽;覆盖。
亦谓蔽于某物之下。
蕾犹能庇其本根。
《左传·文公七年》
安得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无庐,而是以庇身也。
·刘基·《郁离子·枸橼》
天雨,庇其中。
《墨子·公输》
步其林寥朗,庇其荫则萧条,信可以吟,可以想矣。
《齐民要术·槟榔》引晋俞益期《与韩康伯笺》
2.
保护;保佑。
其名先哲,见优前代,或立德著,或宁乱庇民,坟茔宜洒
《宋书·武帝纪下》
蘧公答道:“托庇粗安。”
《儒林外史》第十回
3.
凭依;寄托。
信,也,民之所庇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贫无庇身,志佚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王充·《论衡·自纪》
含生之,庇身有地。
南朝 梁·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
器小周物,官微幸庇身。
·曾巩·《寄郓州邵资政》诗
4.
通“”。补。
周恭王能庇昭穆之“恭”。
《国语·鲁语下》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庇”字右下部件相同,均为“比”
全部
二字词
  • 庇护
  • 包庇
  • 保庇
  • 庇荫
  • 托庇
  • 庇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