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古同“(luǒ)”,露出,没有任何遮盖。
详细释义
1.
赤体。
〔季夏之月〕其倮。
《礼记·月令》
此倮而之,且必抇也,安得葬哉!彼乃食其肉而其骨也。
《荀子·正论》
〕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池,林,使男女倮相逐其为长夜之
《史记·殷本纪》
仲都冬倮而温,夏裘而身
三国 魏·嵇康·《答难养生论》
于仪范帝倮之迫使走,愍雅步如常。
《南史·袁粲传》
2.
见“倮國”。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倮”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果”
全部
粿
二字词
  • 倮虫
  • 倮体
  • 赤倮
  • 倮露
  • 倮身
  • 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