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2.
原指汉代武职宦官帽子上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
详细释义
1.
古代妇女的耳饰。
腰若流素,耳著明月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微情以效兮,江南之明
三国 魏·曹植·《洛神赋》
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
·杜牧·《郡斋独酌》诗
2.
借指宦官。汉代宦官充武职者,其冠用珰和貂尾为饰,故后代用称宦官。
武冠,一曰武弁大冠,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附蝉为文,貂尾为饰
《后汉书·舆服志下》
之横,三尺童子恨不之。
·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
之士人,乃知故明罪滔天磔尸身,逆魏忠之墓。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一
3.
瓦当。屋椽头的装饰。
榱璧𫄥瞩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
见“璫琅”、“璫璫”。
5.
见“琅璫”。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珰”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当”
全部
二字词
  • 丁珰
  • 珰珰
  • 金珰
  • 内珰
  • 大珰
  • 耳珰
三字词
  • 响珰珰
  • 琅珰驿
  • 金琅珰
  • 真珠珰
  • 黄金珰
  • 软琅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