燋
燋
燋
jiāo
qiáo
zhuó
常用释义
1.
名
引火用的柴。
2.
古同“
焦
”①,物体经高温后变黑变硬。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引火之火炬。俗称引火。
凡卜,以明火
艺
燋,遂
吹
其焌契,以授卜
师
。
《周礼·春官·菙氏》
楚
焌
置于燋。
注
《仪礼·士丧礼》
荚
明不足
贵
,燋
烬岂为
疑。
南朝 梁
·
王筠
·
《咏蜡烛》
2.
通“
焦
”。
1
烧焦。
大
风
漂屋折
树
,火㬥焚地燋草。
注
《管子·七臣七主》
抱羽毛而赴烈火,入
则
燋也。
《韩诗外传》卷三
薪
尽
而此
兽
在灰中不然,其毛不燋。
晋
·
葛洪
·
《抱朴子·仙药》
2
干枯;干燥。
今浴
汤
谷而光不
灭
,登扶桑而枝不燋不枯。
汉
·
王充
·
《论衡·说日》
仲夏日中
时
,草木看欲燋。
唐
·
储光羲
·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诗之一
初上此道,行十
余
步一休,稍疲,咽唇燋。
宋
·
洪迈
·
《容斋随笔·汉封禅记》
3
烦忧。
名乃苦其身,燋其心。
《列子·杨朱》
3.
通“
噍
”。声音急促。参见“
燋殺
”。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形近字
与“燋”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焦”
全部
谯
僬
憔
噍
樵
瞧
礁
醮
嫶
嶕
撨
穛
膲
蟭
二字词
燋烽
燋熬
燋爇
燋
龜燋
燋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