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毒害。
2.
忌恨。
3.
指点;教导。
  • 例词
    惎诲
详细释义
1.
毒害。参见“惎間”。
2.
憎恶;忌恨。
知伯不悛,襄子由是惎知伯。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宿怨政不己,乃日肆惎。
《新唐书·张宿传》
奇士,号为衣冠龙门,大尹复兴惎之。
·元好问·《孙伯英墓志铭》
3.
启发;教导。
人或以广队不能,楚人惎之脱扃。
《左传·宣公十二年》
其心,人惎之
·张衡·《西京赋》
革命殊乎因,揖让异于干戈,而晷冥合,天人惎,克明俊德,大庇生民,其揆一也。
南朝 梁··《石阙铭》序
后学之士到仆门,日或十人,不敢虚其意,有必出之,有不至必惎之。
·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形近字
与“惎”字上部件相同,均为“其”
全部
二字词
  • 惎悔
  • 离惎
  • 惎构
  • 惎间
  • 嫌惎
  • 谗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