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古代朝见或祭祀时遮在衣前的一种服饰,用熟皮制成。
2.
古代系印玺的丝绳。
详细释义
1.
古代大夫以上祭祀或朝觐时遮蔽在衣裳前的服饰。用熟皮制成。形制、图案、颜色按等级有所区别。
一命缊韨幽衡,再命赤幽衡,三命赤葱衡。
《礼记·玉藻》
有虞氏服
《明堂位》
是莽稽首再拜,受绿韨衮冕衣裳。
《汉书·王莽传上》
2.
系印玺的带子。
亦指印玺。
辱爵位,羞不可忍
《汉书·游侠传·陈遵》
既融,投
《晋书·王献之传》
必簿,夜坐
·李东阳·《寄题谢宝庆逸老堂得乞字》诗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形近字
与“韨”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犮”
全部
二字词
  • 缊韨
  • 韨佩
  • 赤韨
  • 朱韨
  • 解韨
  • 玺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