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竭尽。
  • 例词
    澌灭
详细释义
1.
尽;消亡。
庶人曰死。
《礼记·曲礼下》
人含而生,精而死。死,澌也,也。
三国 吴·杨泉·《物理论》
忠骨已澌余发在,因人得见梦中身。
·陈普·《颜杲卿》诗
井田之也,自春秋战国渐泯。
·恽敬·《三代因革论四》
2.
借指尸体。
有流澌,有枯骨。
·王充·《论衡·实知》
3.
同“”。解冻时流动的冰。
亦泛指冰。
兮河之渚,流澌将来下。
《楚辞·九歌·河伯》
河冰未成,帝乃以苇𫄠约澌,俄然冰合,未能,乃散苇于上,冰草相如浮焉。
《魏书·昭成帝纪》
君不水上澌,往来倏波移。
·刘基·《行路难》诗之一
死不改香,井寒生澌。
五代·王周·《赠怤师》诗
澌初,微和入。
·杜安世·《折红梅》词
4.
通“”。沙哑。
皫色而沙
《周礼·天官·内饔》
澌,即嘶字。
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澌”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斯”
全部
与“澌”字左部件相同,均为“氵”
全部
二字词
  • 凝澌
  • 磵澌
  • 澌泯
  • 凌澌
  • 微澌
  • 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