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粘(zhān)住;紧贴。
  • 例句
    由于没有控制好时间,他煮的米饭锅了。
2.
黏结在别的物体上的东西。
  • 例词
    锅巴
3.
〈方〉张开。
4.
盼望。
  • 例词
    巴望
  • 例句
    他总是望着外出旅游的朋友给他带些纪念品。
5.
〈方〉靠近;挨着。
  • 例句
    这个地方十分偏僻,前不村,后不店。
6.
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
7.
周朝国名,在今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一带,所以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也称巴。
  • 例词
    巴蜀
8.
巴士(公共汽车)的简称。
  • 例词
    大巴
    中巴
9.
姓。
详细释义
1.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参见“巴蛇”。
巴,也。或曰食象蛇。象形。
《说文·巴部》
2.
古族名;国名。其族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传说周以前居今甘肃南部,后迁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以廪君为首领,称廪君蛮;因以白虎为图腾,又称白虎夷或虎蛮。周初封为子国,称巴子国。春秋时与楚邓等国交往频繁。对鄂西、川东的开发有过重大贡献。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并于秦,以其地为巴郡。其族人一支迁至今鄂东,东汉时称江夏蛮,西晋、南北朝时称五水蛮。一支迁至今湘西,构成武陵蛮或五溪蛮的一部分。留在四川境内的,部分称板楯蛮。南北朝时更大量迁移,大都先后与汉族同化。一说与今湘西土家族有渊源关系。参阅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
3.
靠近;贴近。
天色已晚,又遇着雨,前不巴村,不着店,怎生是好?
·王晔·《桃花女》第一折
我只道是,巴着窗户眼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
《红楼梦》第九九回
刘雨生巴着灶屋的壁缝,往外窥看。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二五
4.
粘住。
亦谓干燥后凝结粘着的东西。
又如: 锅巴;盐巴;泥巴。
人笨怪刀笨,饭巴怪筲箕。
《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
无处容他,只好炎天作巴。
·洪迈·《夷坚支志景·赵葫芦》
日晒肉曰巴,凡物之乾而者皆曰巴。
·钱大昕·《恒言录·常语·巴》
5.
盼望;等待。
望得眼穿,巴得心头热
·陈著·《卜算子·嘲二十八兄》词
我巴到你黄昏盼到你明。
·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
巴到天明,家。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6.
博取;营求。
多,被天公生折磨。
·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
你不回去好好的读书将来,却出混什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
7.
爬;攀登。
亦指攀援;攀附。
〔宋江等三人〕行了半日,巴岭头,早看见岭酒店……前都是草房。
《水浒传》第三六回
他不多年,已巴到极顶的分
《红楼梦》第九九回
我今日可算定了乾娘咧,我奴才戚混巴高枝
《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
8.
伸。
那一藏不住,巴了巴头儿一院子的人,他一扎头顺着廊就往西跑。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
9.
同“”。
幄幕庇,旁篱护
·白居易·《买花》诗
10.
刨;挖。
他那巴山,海翻江,倒摧崖。
·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
才子在他肚起拳,送他一个满,巴肚皮,却不了
《西游记》第八三回
11.
干裂;张开。
又如: 巴着眼瞧;天气干燥,桌子都巴缝啦。
贝胡子就觉得自己的脸皮肉全巴了起来,好像抹满浆糊给晒干了似的。
张天翼·《贝胡子》
12.
晒干的鱼肉之类。
无处容他,只好炎天作巴。
·洪迈·《夷坚支志景·赵葫芦》
日晒肉曰巴,凡物之乾而腊者皆曰巴。
清钱大昕《恒言录》卷二引明顾起元《客座赘语》
13.
口辅;面颊。
又如: 下巴。
王夫人翻身起,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嘴巴。
《红楼梦》第三十回
州安谓颊为辅,音如巴。
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
14.
语助词。
又如: 这小姑娘儿可俊巴儿哩。
要论劲俺可比老队长大,不信咱就扳手腕试巴试巴!
林井然·《巍巍的青峦山》十九
15.
[英bar] 音译词。压强单位。
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测定大气压强多用毫巴,即千分之一巴。一毫巴等于0.75毫米水银柱高的压力。
物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16.
姓。汉有巴肃。见《后汉书·党锢传·巴肃》。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锅巴
  • 曼巴
  • 巴望
  • 巴结
  • 巴蜀
  • 热巴
三字词
  • 眼巴巴
  • 巴不得
  • 巴图鲁
  • 一巴掌
  • 干巴巴
  • 珞巴族
四字词
  • 下里巴人
  • 巴山夜雨
  • 老实巴交
  • 巴山蜀水
  • 结结巴巴
  • 虚头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