祆
祆
常用释义
1.
名
详见[
祆教
]:拜火教,起源于古代波斯的宗教,认为世界有光明和黑暗(善和恶)两种神,火是光明和善的象征,以礼拜“圣火”为主要仪式。公元6世纪传入中国,称为祆教。
例句
那本古籍中记载了一些关于
祆
教的故事。
他在研究古代宗教时,对
祆
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我国古代对琐罗亚斯德教(俗称拜火教)信奉之神的统称。
祆……胡神也。
《玉篇·示部》
萨宝
府祆正。
注
《通典·职官二二》
〔孝
亿国
〕出金
铁
,衣
麻
布,
举
俗事祆,不
识
佛法。
唐
·
段成式
·
《酉阳杂俎·境异》
宋次道《
东
京
记
》“
宁远
坊有祆神
庙
”注云:“《四夷朝
贡图
》云:康
国
有神名祆。
毕国
有火祆祠。”
宋
·
姚宽
·
《西溪丛语》卷上
2.
祆教。
祆之教法
盖远
,而穆
护
所
传则
自唐也。
注
宋
·
姚宽
·
《西溪丛语》卷上
宋公(宋敏求)言,祆立朝出
于
胡俗,而未必究其即波斯教法也。
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
3.
祆教徒。
勒大秦穆
护
、祆三千
余
人
还
俗,不
杂
中
华
之
风
。
《旧唐书·武宗纪》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祆教
祆祠
胡祆
祆庙
火祆
祆神
三字词
祆神庙
祆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