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一说30亩为1畹,一说12亩为1畹。
详细释义
1.
古代地积单位。或以三十亩为一畹,或以十二亩为一畹,或以三十步为一畹,说法不一。
余既滋之九畹兮,又蕙之百
《楚辞·离骚》
则疏圃曲池,下畹高堂。
《文选·左思〈魏都赋〉》
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个。
·韩愈·《合江亭》诗
怀宝自足珍,艺兰畹。
·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之一
一枝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
鲁迅·《集外集拾遗·无题》
2.
泛指园圃。
何氏之从学蕙已畹?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
畹静,亭秋雨引
·无可·《兰》诗
栽依石竹下,发与兰齐
·何景明·《樊秀才园内菊》诗
3.
帝王戚属居住的地方。
亦指皇亲国戚。
戚畹之,秉旄世,抑造物之此而
《宋史·李处耘传论》
安同在戚畹,上下壅隔,时颇怀忧
《明史·彭时传》
荣夸帝里,恩戚畹,兄妹都承天眷。
··《长生殿·贿权》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畹”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宛”
全部
二字词
  • 蕙畹
  • 亩畹
  • 大畹
  • 九畹
  • 楚畹
  • 松畹
三字词
  • 九畹花
  • 九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