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à
kuǎ
常用释义
1.
腰部两侧和大腿之间的部分。
  • 例词
    胯骨
  • 例句
    他高兴地扭动,随着音乐跳起舞来。
详细释义
1.
两股之间。
参见“胯下”。
信至……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楚中尉。
《史记·淮阴侯列传》
2.
指衣服掩蔽股胫的部分。
隋文帝征武臣服缺胯子,取用,如服有所妨也。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武臣缺胯袄子》
3.
古量词。
用于以玉为饰的革带。
靖(李靖)破萧铣时,所十三胯,七方六,胯各附,以金固之,所以佩物者。
《新唐书·李彦芳传》
有人以玉一胯求售胡存
·周密·《志雅堂杂钞·宝器》
用于茶叶。
岊知〕云茶高丈者,极难得。其大二月初因雷迸出白芽,肥大半寸之浸水中,及半斤,方剥去外包,取其心如针细可蒸研以成一胯,故之“水芽”。
·庄绰·《鸡肋编》卷下
须杂物,泗州场岁新茶千胯,荔支五百斤。
《金史·食货志五》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胯”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夸”
全部
洿
二字词
  • 腰胯
  • 胯裆
  • 胯夫
  • 犀胯
  • 胯下
  • 伏胯
三字词
  • 淮阴胯
  • 胯下人
四字词
  • 胯下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