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用来覆盖或包裹衣物的巾帕、布单。
2.
用布单或巾帕包裹。
3.
包袱;行李。
详细释义
1.
用以覆盖或包裹衣物等的布单、巾帕。
亦谓用布单或巾帕包裹。
香襆赭新,盘龙镫鳞
·李贺·《马》诗之十四
每朝令二溢米,而私令取肥肉脯,置竹中,以蜡闭口,衣襆裹而之。
《资治通鉴·隋文帝仁寿二年》
设绫锦绥络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
襆衣舟楫,一日百里岂惮劳
·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
甲戌,周主初服常冠,以皂纱全幅向,仍裁
《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年》
2.
包裹;包袱。
亦用作表示包裹、包袱的量词。
华时年十三在中,与嵌相失,门释昙冰逃,使提衣襆从后,津咸疑焉。
《南史·王华传》
州佐解襆出函,公拆未竟,面如灰土。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者》
安〕因行野外,衣一襆,安以主,遂持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
3.
被;行李。
尹行,日小欲晚,便使左右取,人其故?答曰:“刺史,不敢夜行。”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
船人待暹不至,岸便
《太平广记》卷一四八引唐戴孚《广异记·杜暹》
乃折柬抱襆,争,不朝,馈遗盈橐。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六郎》
然病益不支,水粒俱,日梨汁盏许,益明冶服,襆欹坐。
清无名氏《小青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形近字
与“襆”字右部件相同,均为“菐”
全部
二字词
  • 开襆
  • 襆被
  • 襆巾
  • 襆囊
  • 襆物
  • 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