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详见[枇杷]。
常绿小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花小,白色。果实淡黄色或橙黄色,外皮上有细毛。生长在较温暖的地区,果实可以吃,叶子和果核可入药。
这种植物的果实。
详细释义
1.
农具名。一端有柄,一端有齿,用以聚拢、耙梳谷物或整地等。齿用竹、木或铁等制成。
秉把插捌杷。
《急就篇》卷三
翻讫,以杷平豆,令薄,厚一尺五寸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豉》
解池岁课愈多而不精。耆老云:“每南起,盐结以杷翻,令则坚实。”
·江休复·《江邻杂志》
2.
用杷一类工具把东西耙梳、聚拢。
也指用手扒。
道作坎,榜内于坎,杷蝗聚以千斛
·王充·《论衡·顺鼓》
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屮杷土,手足胼胝。
《汉书·贡禹传》
杷沙使女解
·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3.
见“枇杷”。
4.
姓。汉灵帝时有巴康避董卓难,改为杷氏。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杷”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巴”
全部
二字词
  • 谷杷
  • 木杷
  • 杷车
  • 杷头
  • 杷梳
  • 杷榄
三字词
  • 山枇杷
  • 铁齿杷
  • 杷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