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傲慢。
  • 例词
    倨傲
详细释义
1.
傲慢不逊。
直而不倨。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黯(汲黯)人性倨,少,面折,不能容人之
《史记·汲郑列传》
怀光(李怀光)已立功,德宗赐铁券,奉倨甚。
《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名振》
曾有山人至都一尊官抗,尊官其倨。
·褚人·《坚瓠补集·士人自重》
2.
微曲。
倨中矩,句中
《礼记·乐记》
丑床骇人,面大,深目倨鼻,厚唇广舌。
·洪迈·《夷坚丙志·孙鬼脑》
3.
见“倨倨”。
4.
通“”。箕踞。
老聃方倨堂而
《庄子·天运》
沛公方倨使女子洗足。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倨”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居”
全部
二字词
  • 倨敖
  • 倨侮
  • 倨佝
  • 倨牙
  • 倨慢
  • 倨固
四字词
  • 前倨后恭
  • 疾言倨色
  • 才高倨傲
  • 高才倨傲
  • 直而不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