藨
藨
biāo
pāo
常用释义
1.
名
详见[
藨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三棱形,叶条形,花褐色。丛生水边。茎可织席、编草鞋、造纸等。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边,高四尺多,丛生。茎可编席、制绳、鞋等物。
疏
屦
者,藨蒯之菲也。
《仪礼·丧服》
其草
则
藨、
苎
、
𮐚
、莞。
汉
·
张衡
·
《南都赋》
《元
丰
九域志》所
载
上
贡
物品,有藨席二十
领
。
宋
·
赵与时
·
《宾退录》卷十
2.
通“
穮
”。耕耘。
1
参见“藨蓘”。
是藨是蓘,
则
有
丰
年。
隋
·
王通
·
《中说·关朗》
3.
通“
蒿
”。气蒸发貌。
熏
蒿
凄怆
。
注
《礼记·祭义》
宁
唯迫魑魅,所
惧齐熏
藨。
唐
·
柳宗元
·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藨草
藨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