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古书上说的一种猴。
详细释义
1.
兽名。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
毋教猱升木。
《诗·小雅·角弓》
仰手接猱,俯身散蹄。
三国 魏·曹植·《白马篇》
假如公有烟霞思,此必弟子相追,前驱猿后麇麋。
·黄景仁·《上朱笥河先生》诗
2.
形容轻捷、轻快。
我只用人猱而
·平步青·《霞外屑·掌故·陈侍御奏折》
只要你𫪘𫪘叫上几声,哎呀呀,四下尼母树的叶子一阵乱响,更多的猴子会猱下来,都围到你跟前。
杨朔·《印度情思》
3.
挠;搔。
怨雨羞花貌,精神不似初好,雁来鸿消耗,委的教我心痒难猱。
《南曲·正宫过曲·小桃红》
典史自推开门,一步跨进门去。只珍哥猱着,上穿一件油绿绫机夹袄,一件色潞坎肩。
《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
4.
古琴弹奏的一种指法。猱法是在徽分的下方作较大距离的往复摆动。参见“吟猱”。
5.
元明戏曲中角色名。
杂剧院本,皆有正末、副末、狚、孤、、猱、捷、引九色之名……猱,妓女之总称
·朱权·《太和正音谱·词林须知》
6.
通“”。参见“猱雜”。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猱”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柔”
全部
𫐓
二字词
  • 猱援
  • 调猱
  • 猿猱
  • 猱进
  • 猱狞
  • 飞猱
三字词
  • 猱狮狗
四字词
  • 教猱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