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
胃
常用释义
1.
名
人和某些动物的消化器官,形状像口袋,上面同食道相连,下面同肠相连,能分泌胃液,消化食物。
例句
晚宴的菜肴十分丰盛,让我
胃
口大开。
2.
名
星宿(xiù)名,二十八宿之一。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动物容纳和消化食物的器官。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
谷
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
气
于胃。
《灵枢经·五味》
民食果蓏
蚌
蛤,腥臊
恶
臭而
伤
害腹胃,民多疾病。
《韩非子·五蠹》
钩
章棘句,掐擢胃
肾
。
唐
·
韩愈
·
《贞曜先生墓志铭》
2.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三宿。
〔季春之月〕日在胃。
《礼记·月令》
胃
为
天
仓
。
注
《史记·天官书》
奎
为
封豕,
参为
白虎,胃
为
天
仓
,
娄为众
聚。
唐
·
杨炯
·
《浑天赋》
岁
差日躔,
尧时
冬至在虚一度,夏至柳十四度,春分胃十二度,秋分氐十度。
明
·
吴廷翰
·
《椟记·日躔》
3.
通“
謂
”。多见于出土帛书、竹简。
动
静不
时
胃之逆,生
杀
不
当
胃之暴。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经法·四度》
两
者同出,
异
名同胃。
乙本《老子·道经》
大后明胃左右曰:“有
复
言令
长
安君
质
者,老
妇
必
唾
其面。”
《战国纵横家书·触龙见赵太后章》
所胃善者,
胜
易
胜
者也。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子兵法·形(甲)》
4.
通“
畏
”。亦见于出土文物。
天可胃。
信阳 长台关 楚 墓竹简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胃”字下部件相同,均为“月”
全部
育
盲
胥
骨
冐
冑
胷
腎
二字词
肠胃
脾胃
反胃
胃液
羊胃
胃囊
三字词
对胃口
合胃口
倒胃口
吊胃口
燥脾胃
伤脾胃
四字词
刮肠洗胃
洗肠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