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切成大块的肉。
详细释义
1.
切成大块的肉。
食之,左右胾。
《礼记·曲礼上》
之,景帝居禁中,召侯,食。置大胾,切肉,又不置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丁巳,不疑鼎,复见武陵之游,凡巨大胾,利若刀截,已六十二矣。
·文莹·《玉壶清话》卷五
2.
脔割;切割成块。
昊而无归非牢而被胾。
南朝 梁·沈约·《郊居赋》
其利者,扼其喉,胾其肉,可以立待。
·陆龟蒙·《招野龙对》
3.
指外露的尸体。
辛未,掩骼埋胾,推囚徒。
《魏书·孝静帝纪》
4.
泛指肉食;肴馔。
曾不濡翰,酬酢文字。曾不醉,以酒胾。
·韩愈·《祭马仆射文》
投未,主人即躬谒冯,延至其家,筵奇胾,妙妓清歌,咄嗟而
·钮琇·《觚续编·英豪举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炙胾
  • 豕胾
  • 狗胾
  • 炮胾
  • 肴胾
  • 羹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