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旧时的行政区划单位。有些作为地名还保留到现在,如沧州、杭州、徐州、扬州等。
2.
自治州,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行政区划单位,介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如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详细释义
1.
水中陆地。
州,水中可居者曰州,水周其旁。
《说文·川部》
出乎椒丘之,行乎州淤之浦,乎桂林之中,乎泱莽之
《汉书·司马相如传》
2.
古代民户编制。
二千五百户为一州。
令五家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五州为乡,使之相
《周礼·地官·大司徒》
冬十月丁巳,、荀跞帅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以王于王城。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四十三万二千户为一州。
古者处师,八家而为邻,三朋,三朋而里,五里而邑,十邑而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焉。
《尚书大传》卷四
一万户为一州。
州者,不满术之里。故百家里,里十为术州,州十都。
《管子·度地》
3.
古代行政区划。
代指离王畿二百里外的行政区域。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
《书·舜典》
二月,荆二州人多饿死,遣四府掾分行赈给
《后汉书·桓帝纪》
有常而民产无恒,水旱疫之不期,民之丰约悬于州。
·韩愈·《赠崔复州序》
东汉末分天下州,如唐之道、本朝之路,非如今之州,但指一郡言也。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
你想门厅算在面,共只有八府、三州、六十八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以官田、牛田、田、牧田任郊之地,以公邑之田任甸地
《周礼·地官·载师》
4.
谓区划地域以聚居。
昔者明主之治民有法,必别地以州之,分而治之,然后贤,暴民所伏。
《大戴礼记·主言》
5.
周代方伯统属之地。
千里之外方伯。五为属;十为连;三十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州,州有伯。
《礼记·王制》
6.
古国名。
姜姓。春秋初年为杞所灭。
冬,州公如曹。
《春秋·桓公五年》
偃姓。春秋时为楚所灭。
楚屈瑕贰轸军于将与随、州、蓼伐楚
《左传·桓公十一年》
7.
古地名。
州县。今河南沁阳市东南。
劳于晋国,余而弗忘,女州田,以胙乃旧勋
《左传·昭公三年》
州陵县。今湖北监利市东。
考烈王元年,州于秦以平。是楚益弱。
《史记·楚世家》
8.
姓。《左传·襄公十八年》有州绰。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神州
  • 徐州
  • 冀州
  • 荆州
  • 柳州
  • 幽州
三字词
  • 凉州词
  • 扬州慢
  • 泗州戏
  • 自治州
  • 磁州窑
  • 羁縻州
四字词
  • 赤县神州
  • 四海九州
  • 青州从事
  • 神州陆沉
  • 南州冠冕
  • 神州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