庳
庳
bì
pí
常用释义
1.
形
低洼。
2.
形
矮小。
详细释义
简
繁
1.
两旁高而中间低的屋舍。
1
引申为低矮;短。
庳,中伏舍。
注
《说文·广部》
侨闻
文公之
为
盟主也,宫室卑庳,
无观台
榭。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西家高,吾宫庳。
注
《吕氏春秋·召类》
其民
丰
肉而庳。
注
《周礼·地官·大司徒》
城累大石
为
之,以
备涨
湍,
虽
庳而
坚
。
宋
·
范成大
·
《吴船录》卷上
2.
低洼。
陂塘
污
庳。
《国语·周语下》
泽
庳其容,
众润
攸同。
注
汉
·
扬雄
·
《太玄·增》
3.
低下。
古之人惟其道
闳
大而不能
狭
也,其志邃奥而不能
迩
也,其言崇高而不能庳也。
宋
·
司马光
·
《迂书序》
德褊者所
积
薄,位庳者所覆
狭
。
清
·
龚自珍
·
《阮尚书年谱第一叙》
4.
古国名。
象至不仁,封之有庳。
《孟子·万章上》
庳,有庳,
国
名,象所封,或作卑,通作鼻。
《集韵·去至》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庳庐
崇庳
卑庳
庳侧
隘庳
有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