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详见[虼螂]:蜣(qiāng)螂。
2.
详见[螳螂]:昆虫。全身碧绿或土绿色,头呈三角,前腿呈镰刀状。为繁育后代,雌螳螂于交尾后吞食雄螳螂。有的地区也说刀螂。
3.
详见[蟑螂]:昆虫,身体扁平,黑褐色,能发出臭味。常咬坏衣物,污染食物,并能传染伤寒、霍乱等疾病,是害虫。种类很多。也叫蜚蠊。
4.
详见[蚂螂]:〈方〉蜻蜓。
5.
详见[蜣螂]:昆虫。体长圆形,黑色稍带光泽,胸部和脚有黑色长毛。以动物的尸体和粪便等为食,常把粪便滚成球状。俗称屎壳郎。
详细释义
1.
同“”。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螂”字右部件相同,均为“郎”
全部
二字词
  • 蟑螂
  • 螳螂
  • 蜣螂
  • 虼螂
  • 螂蜩
  • 螂螘
三字词
  • 螳螂子
  • 屎蜣螂
  • 屎蚵螂
  • 屎虼螂
  • 蛣螂皮
  • 虼螂皮
四字词
  • 螳螂捕蝉
  • 螳螂挡车
  • 螳螂黄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