芼
芼
芼
常用释义
1.
动
拔取(菜、草)。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择取。
参
差荇菜,左右芼之。
注
《诗·周南·关雎》
芼
姜
屑桂
调
甘柔,稚
鳖
煮𦞦
长鱼
䐹。
宋
·
陆游
·
《宿彭山县通津驿大风邻园多乔木终夜有声》诗
2.
杂;拌和。
1
参见“芼羹”。
可以熏神,可以芼
鲜
,可以
渍
蜜。
南朝 梁
·
刘孝标
·
《送橘启》
吾
羹
方珍,芼以椒
兰
,和之甘辛,莫不
厌
足。
宋
·
沈辽
·
《零陵先贤赞·烟圹老人》
芼以
苏
州小橄
榄
,可
敌
北方冬菘
腌
。
清
·
龚自珍
·
《己亥杂诗》之二三七
3.
通“
毛
”。草。指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
主
妇设两
敦黍稷于俎南,西上;及
两铏
芼
设
于豆南,南
陈
。
注
《仪礼·特牲馈食礼》
菜蔬芼
实
,水物惟
错
。
晋
·
潘岳
·
《西征赋》
野蔬盈
倾
筐,
颇杂
池沼芼。
唐
·
柳宗元
·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形近字
与“芼”字下部件相同,均为“毛”
全部
笔
髦
毞
毟
毣
雮
靟
二字词
撷芼
芼羹
稿芼
羹芼
采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