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表示疑问。
什么。
  • 例词
    何人
    何事
    何物
  • 例句
    我们不知道她是人,只好疑惑地看着她。
哪里。
表示反问,相当于“为什么怎么”。
  • 例句
    你希望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又尝不是如此呢?
2.
表示感叹,相当于“多么”。
3.
姓。
详细释义
1.
疑问代词。
什么。
禹曰:“何?”皋陶曰:“而栗,柔而立……而塞,。”
《书·皋陶谟》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史记·高祖本纪》
天下兵又,太平竟何
·韩愈·《归彭城》诗
童子:“此何也?汝出之。”
·欧阳修·《秋声赋》
这些附件请你马上就转陈,愈快愈好。潘公如有何表示,请立刻写信通知我。
张天翼·《成业恒》
谁;哪个。
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侯何吉?何凶?”
《左传·昭公十一年》
夫何密近,不大利,而务与君至者也?
《晏子春秋·外篇上十四》
失子何尤?吾上尤天。
·韩愈·《孟东野失子》诗
突厥先将为何?
《太平广记》卷一九一引唐胡璩《谭宾录·薛仁贵》
哪里;什么地方。
请问于服兮:“予去何之?”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初及,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听闻,云我去?
·韩愈·《送穷文》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词
怎么样。
天之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子罕》
尔无如彼何,可畏宁独人?
·王安石·《车螯》诗之二
呜呼,我非不知银行之可以发财也,其如“道不同不相为谋”何。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六六》
为什么;什么缘故。
夫子何哂由也?
《论语·先进》
先生得,即以多具牛酒而,何?
《史记·孟尝君列传》
如孟子,其可,有或非或疑或或黜者,何也?
·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一
〕且且喜,念:何今日奇遇之多也?
·和邦额·《夜谭随录·碧碧》
2.
副词。
怎么;哪里。表示反问。
也何敢望回?
《论语·公冶长》
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此君邪!”
《晋书·王徽之传》
去自去耳,吾何而追?耳,吾何妨而拒?
·苏轼·《白鹤吟留钟山觉海》
只怕,何愁有断缘
··《长生殿·重圆》
何止;岂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
唆都之曰:“若即校者邪?”炎曰:“吾欲汝,何校也?恨力不及耳!”
·高启·《胡应炎传》
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今委一人,其道必守,何心佛命群臣?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多么。表示感叹。
,受不待,何无礼也!拔割肉,壹何也!
《汉书·东方朔传》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杜甫·《塞芦子》诗
门两眼何悲凉!稚子低眉老妻哭。
·王若虚·《贫士叹》诗
试看攫鸟兔,搏击何猛悍!
陈毅·《驯鹰词》
3.
通“”。谴责;呵斥。
故其在大大何之域者,闻谴白冠牦缨水加,造室而请罪耳。
《汉书·贾谊传》
界耕桑交,吏不何
·韩愈·《刘公墓志铭》
〔王琚〕过谢东宫,至廷中,徐行高,侍何止曰:“太子在!”
《新唐书·王琚传》
4.
姓。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何”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可”
全部
二字词
  • 奈何
  • 何曾
  • 何等
  • 何止
  • 何况
  • 任何
三字词
  • 何仙姑
  • 无奈何
  • 奈何天
  • 几何学
  • 何满子
  • 何许人
四字词
  • 何去何从
  • 无可奈何
  • 曾几何时
  • 谈何容易
  • 何乐不为
  • 何足挂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