𠎝
详细释义
1.
罪过;过失。
厥有不臧,乃凶于而,害于躬。
《史记·三王世家》
舅氏一,俱就封,四庙无助祭先后者,朕甚之。其令侯思,有司勿复请,以慰朕《渭》之情。
《后汉书·马防传》
进无王翦益兵之,退广失利之
·赵元一·《奉天录》卷三
数说起罪,委冤。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
2.
失误;耽误。
不亡,率由章。
刘向《说苑·建本》引《诗·大雅·假乐》
忠信为宝雨弗,仁惠基,牛羊勿
《陈书·高祖纪上》
来时海上遇,流转数国,故五、六年。
《太平广记》卷四〇二引唐皇甫□《原化记·鬻饼胡》
3.
犹失去。
参见“𠎝素”。
愆时雨,深疚予心。宜委州府亲问,省察冤禁囚徒,除死罪外,放。
《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八》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二字词
  • 𠎝时
  • 𠎝责
  • 𠎝尤
  • 罪𠎝
  • 過𠎝
  • 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