𪗋
详细释义
1.
谓用针缝缉下裳的边而使之齐平。
引申指衣裳的下摆。
𪗋,也。
《说文·衣部》
荐云者,召入,𪗋登堂,抗首而,音左右。
《汉书·朱云传》
久,又齿长疾侵,𪗋河平之僚?
《南史·刘𤩽传》
既非上衣下裳,而偏为长𪗋博袖。
·谭嗣同·《仁学》四四
2.
旧时丧礼中的期服。即齐衰一年之服。
期曰𪗋。
《释名·释丧制》
沈崇傃,少有志行,居丧逾礼。𪗋制不,未得大葬,自以行乞淹年,哀典多,方欲以永慕之晨,更再期之始。
《梁书·孝行传·沈崇傃》
昔武后阴储,豫自光崇,升𪗋,抗衰,俄而乘陵唐家,以启衅阶
《新唐书·卢履冰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二字词
  • 摄𪗋
  • 攝𪗋
  • 𪗋缞
  • 𪗋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