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à
kuā
详细释义
1.
悬挂。
砥室翠,挂曲
《楚辞·招魂》
其危犹举函牛之鼎,𮉤纤枯之末,人所以眷然之,潸焉出涕者也。
《后汉书·刘陶传》
𮉤层轩举,中有珍禽解人
·李东阳·《悼鹦鹉一首柬阎允德吉士》诗
递马连堤站,枯鱼𮉤树枝。
·曹寅·《赴淮舟行杂诗》之九
2.
绊住;挂碍。
逢丑父公易位,泉,骖𮉤于木而止。
《左传·成公二年》
奉法循理,不𮉤,以罪自尊,以不任逸。
三国 魏·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
灵台复𮉤尘务,至德恬澹含黄中。
·司马光·《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诗
,生(弼教)北复经洞庭,大覆舟。幸扳一竹簏,漂泊夜,𮉤木而止。
·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
3.
连及;连结。
僚,偏裨将帅𮉤诸应及咎者,别侍御史随违续奏。
南朝 梁·任昉·《奏弹曹景宗》
会刘希光羽林大将军孙二十万缗求方,有诏赐死,迹𮉤承璀,故令出淮南
《新唐书·宦者传上·吐突承璀》
西事甫竣,我征之役,兵𮉤祸结,首尾七年,而西陲晏然。
·钱谦益·《赠副都御史梅公神道碑》
4.
止。
夫神非舜禹,心朱均,才𮉤中庸,在
《文选·刘孝标〈辩命论〉》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二字词
  • 絓累
  • 絓言
  • 絓绝
  • 跟絓
  • 絓眼
  • 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