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
膠
jiāo
jiǎo
háo
详细释义
简
繁
1.
黏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或树脂制成,亦有人工合成者。
胶
也者,以
为
和也。
《周礼·考工记·弓人》
以
胶
投漆中,
谁
能别
离
此?
《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
如
胶
之粘木,豆之合黄矣。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附会》
凤
麟
胶尽
夜如何,共
叹
先生
剑
解多。
唐
·
张贲
·
《奉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
2.
特指制成胶质的药物。
1
如:
阿胶
;
驴皮胶
;虎骨胶。
3.
黏住;使不能移动。亦指舟船搁浅。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
芥
为
之舟。置杯焉
则胶
,水
浅
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渔
舟
胶冻
浦,
猎
火
烧
寒原。
唐
·
王维
·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诗
有玳瑁巨
鱼随
潮至
滩
,
胶于
沙
际
。
清
·
褚人
获
·
《坚瓠广集·玳瑁报恩》
我们虽然也看见过许多慷慨激昂的诗,什么用死尸堵住敌人的炮口呀,用热血胶住倭奴的刀枪呀,但是,先生,这是“诗”呵!
鲁迅
·
《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
4.
牢固。
既
见
君子,德音孔
胶
。
注
《诗·小雅·隰桑》
5.
凝滞;停留。引申为冻住。
苟可以寓其巧智,使
机应于
心,不挫
于气
,
则
神完而守固,
虽
外物至,不
胶于
心。
唐
·
韩愈
·
《送高闲上人序》
日月不
胶时
易失,感今
怀
昔使人愁。
宋
·
王安石
·
《谩成》诗
又一
个
道:“
风
太急了,住了
风
,只怕湖
胶
。”又一
个
道:“
这
太湖不愁他
胶断
,
还
怕的是
风
雪。”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6.
拘泥;固执。
今人不知所用,而
胶于
定法,故其
术
皆不
验
。
宋
·
沈括
·
《梦溪笔谈·象数一》
如
复胶于
前
说
,
动
以言者
为扩
廓帖木
儿
游
说
,而
钳
天下之口,不幸猝有意外之
变
,朝廷亦不得
闻
,而天下之事去矣。
《元史·陈祖仁传》
圣
人何以能不蹈仁而死?
时
止
则
止,
时
行
则
行,而不
胶于
一。
清
·
顾炎武
·
《与李中孚书》
故法家者流,
则犹
西方所
谓
政治家也,非
胶
于刑律而已。
章炳麟
·
《訄书·商鞅》
7.
欺诈;诡辩。参见“
膠言
”。
8.
古代大学之称。
周人
养国
老
于东胶
。
注
《礼记·王制》
9.
姓。殷周时有胶鬲。见《孟子》《国语》《吕氏春秋》等书。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膠”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翏”
全部
谬
僇
漻
嫪
缪
𪤗
璆
镠
疁
醪
髎
嘐
嵺
憀
摎
樛
熮
磟
穋
繆
蟉
謬
豂
賿
蹘
轇
鏐
二字词
明膠
魚膠
投膠
膠青
膠口
煮膠
三字词
白膠香
阿井膠
橡膠草
透明膠
膠漆交
續弦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