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询问;诘问。
皇帝清下民。
《书·吕刑》
刺者至中,盎,之皆不容口。
《汉书·爰盎传》
君欲,方如此作。
·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方桥》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
2.
论难;探讨。
君子以聚之,之。
《易·乾》
者如攻木,先其易者,目。
《礼记·学记》
问养树,得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地之文,由勤之文而入。
·魏源·《默觚上·学篇二》
3.
考察;过问。
弗仕,勿罔君子。
《诗·小雅·节南山》
李中丞取人固当问,不当计不盲也。
·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
今不问农蚕,而但以饱暖相矜耀。
·章学诚·《文史通义·名》
4.
审讯。
引申为判决。
陶,在泮囚。
《诗·鲁颂·泮水》
公至,脱械不
·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你要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公廉访了上司,拿下中,问边远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后来听见你兄弟了死罪,他哭了一,以倒擦胭抹粉的起
《红楼梦》第一〇三回
5.
追究。
昭王南征而不,寡人是
《左传·僖公四年》
昔季在白,有受金取婢之罪,而不为济北相,以其能故。
三国 魏·曹操·《选举令》
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
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6.
占问。
是以君子也,有行也,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
《易·辞上》
某公在明为谏官,扶乩问寿数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7.
聘问。古代诸侯之间通问修好。
肆不殄厥愠,亦不
《诗·大雅·
侯之邦交,也。
《周礼·秋官·大行人》
问诸侯,朱绿缫八寸。
《仪礼·聘礼》
8.
问候;慰问。
伯牛有疾,子之。
《论语·雍也》
自始有疾,吴郡率幕府寮日一至其庐问焉。
·韩愈·《崔评事墓铭》
我不在的时候,你常来问你母亲的病么?
曹禺·《雷雨》第一幕
9.
馈赠。
知子之之,佩以之。
《诗·郑风·女曰鸡鸣》
故寡人子以璧,子以酒食,而求子。
《战国策·赵策二》
大夏资轻策,全溪所思。
·李商隐·《赠宗鲁竹杖》诗
10.
指订亲。
参见“問名”。
客,以金帛为问,某先不忍别,未
《太平广记》卷四二九引唐薛渔思《河东记·申屠澄》
今年冬里给咱青皮问上个媳妇。
华纯等《大家好》第三场
11.
命令。
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不至。
《左传·庄公八年》
太常嗷嘈,兵刮寇下牢。
·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耿弇商问众将曰:“吾今令,立下信旗一面,如顺汉者在信旗,如吕者在信旗西。”
《前汉书平话》卷下
12.
音讯。
,尚不然。
·王粲·《为刘表谏袁谭书》
高祖欲遣使至襄,求梁州,莫敢行。
《梁书·吕僧珍传》
元使以航海,淹留逾年,而察罕被刺之亦至矣。
·钱谦益·《太祖实录辨证二》
13.
告;告诉。
或以君。
《战国策·齐策三》
14.
多与“不”连用,表示不管或无论。
无问长幼皆之。
·荀悦·《汉纪·高后纪》
大震一,而汴口所舟,不官私舟柁士大夫家所座船七百自相撞,俱碎。
··《铁围山丛谈》卷六
宗雅好音律,凡用,前后队伍,皆自撰,使揭唱,至入于阵,不问胜负马头才转乐齐举,故人忘其死,亦用兵之一奇也。
·陈继儒·《珍珠船》卷一
不问青红皂白,谁是谁非,各打屁股五百完事。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15.
介词。向。
相看多使者,一一
·杜甫·《入宅》诗之二
萨现相,妖取了佛衣。
《西游记》第十七回
我不见了东西,当场捉住了你,不问你要,问谁要?
鲁迅·《故事新编·起死》
16.
通“”。声誉。
宣昭义问
《诗·大雅·文王》
益附,华问弥大。
·韩愈·《唐故秘书少监赠绛州刺史独孤府君墓志铭》
异军天上降,义问域中
柳亚子·《狼星为熊味根起义皖中作》诗之二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尋問
  • 款問
  • 與問
  • 詳問
  • 問察
  • 稽問
三字词
  • 問縑遊
  • 甲乙問
  • 每事問
  • 問刑官
  • 問名財
  • 問事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