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àn
hǎn
详细释义
1.
望;远看。
,望也。
《说文·部》
邪睨昆仑,俯海湄。
三国 魏·嵇康·《琴赋》
屋山下窥阚怕走折趾。
·韩愈·《寄卢仝》诗
上有楼观广百丈,曰,前至池丈,下水殿,车驾临观骑射百戏于此。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
2.
探望,看望。
是疏河江,十年未其家。
《尸子·君治》
3.
临。
又遣兵刘锜,西援郭浩,自以其军长驱中原。
《宋史·岳飞传》
即所居之西偏,辟为一室,以山海之。右,左林麓,前冈后阜,如揖如拱。
·戴良·《蓬莱山房记》
虎逐麋,麋奔而于崖,焉,虎亦之,俱而死。
·刘基·《郁离子·麋虎》
4.
通“”。
󰐜阚车渠光璨烂,摩、琥珀色差。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
换一巨梁,背一版于窍中。
·文莹·《湘山野录》卷中
5.
古地名。在今山东省汶上县。
冬十有二月,公宋公于
《春秋·桓公十一年》
6.
姓。春秋齐有阚止。见《左传·哀公六年》。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鬥闞
  • 虎闞
  • 城闞
  • 窺闞
  • 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