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副手;副职。
夫太子,君之也。
《国语·晋语一》
立本意,自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而更游散在李等下,常怀怏怏。
《三国志·蜀志·廖立传》
密之名,其长为使,贰为副使;其长为知院,贰为同知院。
·洪迈·《容斋三笔·枢密名称更易》
家稽古建官,政分六曹,有以提,有以分猷佐理。
·范景文·《催大僚疏》
2.
辅佐。
参见“貳公”。
《周》六典,冢宰王而理天下。
《后汉书·仲长统传》
于谟训及大臣,用建亲贤,以神器。
《旧唐书·武宗纪》
贰机衡重,君掌食繁。
·范仲淹·《送河东提刑张太傅》诗
布政司以方面,如明制,其余诸曹,各以司。
章炳麟·《訄书·地治》
3.
增益;增添。
大祭三,中祭再,小祭一
《周礼·天官·酒正》
虚豆,右执挟匕,周,唯
《管子·弟子职》
4.
复制副本。
亦指副本
内史掌王命,遂之。
《周礼·春官·内史》
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述史事,请贰之,弗
·方苞·《白云先生传》
《周官》: 司寇凡大盟其盟,登于天府。太史、内史、司、六官皆受其而藏之。
《隋书·经籍志二》
5.
数词。“”的大写。
民行,以明失得之
《易·辞下》
从许子之道,无伪
《孟子·滕文公上》
人者,皆可任司或繁郡守。
·韩元吉·《荐张竑周状》
在杭云:“今文中一字至十字,皆用同音多者,以防作。其中壹、,音俱同。”
·周亮工·《书影》卷二
6.
再次;重复。
虽贰
《礼记·曲礼上》
者,能止之始萌,未形,不言行也。
·韩愈·《颜子不贰过论》
若夫七律,起伏安,承接照,八句之中,情事互宣,七字之中,波
·陈维崧·《与宋尚木论诗书》
7.
匹敌;比并。
鲁赋八百乘,君之也。
《左传·哀公七年》
等,后姬不疑,分,庶不争。
《韩非子·八经》
盛,世莫与贰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8.
不信任;怀疑。
,去邪勿疑。
《书·大禹谟》
谓萧瑀端直亮近,性多猜近褊。
·独孤及·《故江陵尹兼御史大夫吕𬤇谥议》之二
而密克威支则仪的如是,决无疑贰也。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9.
不专一;怀有二心。
太康尸位以逸豫,厥德,黎民咸
《书·五子之歌》
蒸民,罔敢或
《文选·张衡〈东京赋〉》
何,宰相,有告其者,元平一指自誓。
《新唐书·李元平传》
部下渐携贰
《清史稿·李率泰传》
10.
离异;分裂。
子盍蚤自焉。
《国语·晋语四》
自是始贰于更始。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以二,弗以三,惟精惟一,万变
·朱熹·《敬斋箴》
金主遣翰林待制耶律文至驿谕奉使王,言:“卿留无还期;及,曾,反间贰我君臣。”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九年》
11.
违背;背叛。
亦指叛逆者。
寡君命下臣朝曰:“阿下事。”臣不敢
《左传·昭公二十年》
部有者,使之,不克。
《宋史·种世衡传》
向者波斯本印度之屏蔽,今复贰英而助俄。
·王韬·《欧洲将有变局》
征会讨贰舟之以徇于,民是大服。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2.
变易;变化。
古者民,衣服不
《诗·小雅·都人士序》
13.
犹业。事务。
初一,夷内。
·扬雄·《太玄·夷》
14.
通“”。污秽。
何危?我也。
《公羊传·庄公二十三年》
也。
《广雅·释言》
15.
通“”。变更。
女也不爽,士其行。
《诗·卫风·氓》
而不则丧也。
《荀子·礼论》
16.
古国名。故地在今湖北省广水市境。
楚屈瑕贰轸
《左传·桓公十一年》
17.
姓。北魏有贰尘。见《晋书·姚兴载记上》。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貳守
  • 貳話
  • 貳觴
  • 簋貳
  • 貳正
  • 長貳
三字词
  • 不遷貳
  • 無貳慮
  • 貳師城
  • 不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