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i
详细释义
1.
索取,求取。
劝于善言而葬,已葬而其四弟。
《墨子·公孟》
柴扉草屋向荒田地征。
·颜萱·《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
有智略,其仇,且其地焉。
《清史稿·太祖纪》
又安用此高高在上者,朘我以生,出令令我,所出而我,为后而虐我仇也哉?
严复·《辟韩》
2.
要求;期望。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其治,大指而已,不苛小。
《史记·汲郑列传》
君之臣,固不吝,父之教子,以近功。
·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
今弗能昌言自主,而以宣尼之主祏,面欺!
章炳麟·《訄书前录·客帝匡谬》
3.
责令;督促。
勃不好文,每召士,东乡坐而之:“趣。”其椎少文如此。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太妃薨,王随丧之河南葬,及荆,被诏责还
·韩愈·《曹成王碑》
请责官,于农,令里甲等仿洪武、正统间鱼鳞旗之式,册。
《明史·食货志二》
此物故非西;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使而才,因常供。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4.
谴责,责备。
文姜通于齐侯,桓公文姜。
《管子·大匡》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以膏斯民,某知罪矣。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狄克先生一听到“有人”的话,立刻同意,责别人不来指出“许多问题”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三月的租界》
5.
亦指诘问
天子果以汤怀诈面欺,使使八簿责汤
《史记·酷吏列传》
孰云天地仁,吾欲真宰。
·韩愈·《嘲鼾睡》诗
上乃出驿门劳。六不解,上左右其故。
·乐史·《杨太真外传》
6.
惩处;处罚。
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者也。
《史记·李斯列传》
其法: 人者死,没入其家;者一十二。
《晋书·四夷传·夫馀国》
改拜府左司,公又喜曰:“是官,吾其不以吏事受死矣。”
·韩愈·《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
罪大责轻,得此已幸,未戚戚。
·苏轼·《与王定国书》
7.
特指鞭扑责打
崇〕患太祖慵不作加笞
《新五代史·梁文惠皇后王氏传》
〔曾大令〕就当场将手重了二千板子,打得皮钉镣收禁。
《冷眼观》第三回
若是三日猎不着猛虎,就要重责八十,枷号一月。
《猎虎记》第三场
8.
贬谪。
〔申厚〕不俟诏离任,故之。
《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一》
余在惠州,忽被命儋耳。
·苏轼·《东坡志林·僧伽何国人》
蔡攸永州安置。
《宣和遗事》后集
9.
责任,职责。
三王,是有丕子之于天,以旦代某之身。
《书·金縢》
今公藁藏已久,沦坠,使真能文者不信于,此希孟之也。
··《谢景思集序》
手转机轮歌奋进,戎场曾作健儿身,骨干责非轻。
叶剑英·《忆江南·赠西安搪瓷厂职工同志》词
10.
特指罪责
,何事背时违上,自邪?
·庾亮·《让中书令表》
会马骇突,帝恐映,诏舍辔,固不去,曰:“奔踶,不过伤臣,之,或犯清,臣死,不足偿责。”
《新唐书·齐映传》
姑看卿所奏赦免(姬昌),但恐他日归国,卿等不得矣!
《封神演义》第十一回
11.
谓立下或写下。
先集
·皇甫枚·《三水小牍·埋蚕受祸》
高宗,内侍黄彦移竹栽入内,丞相之,呼彦节责军,日下役。
·俞文豹·《吹剑四录》
一日,后遣巨召至内后门,泣降德音,且令其责军,使泄。
·陶宗仪·《辍耕录·邓山房》
12.
见“責責”。
13.
通“”。聚积。
毋(重〔□□〕亡,责则亡。
·《孙子兵法·军争》
曰我,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
·《孙膑兵法·见威王》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刻責
  • 斥責
  • 責戒
  • 責賄
  • 責難
  • 雅責
三字词
  • 責任制
  • 責任感
  • 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