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不自满。
附之以魏之家,如其自视坎然,则过矣。
《孟子·尽心上》
惟先之烈视坎然,察其用心如朕者,亦可以憾矣。
·曾巩·《策问一》
才弱冠,已破;而不自若字未
·李东阳·《送乔生宇归乐平》诗
盖往之文明流弊,浸灌性灵,众庶率纤弱颓靡,日益以甚,渐乃反观诸己,为之然。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2.
忧愁貌。
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楚辞·严忌〈哀时命〉》
3.
通“”。
坑。
则坎用牲,加书征之。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音“坎”,其义则穴地也。
王观国·《学林》卷五
象声词。参见“欿欿”。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二字词
  • 欿傺
  • 欿视
  • 欿憾
  • 欿欿
  • 欿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