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亦作“”。古代一种吹奏乐器。陶制,也有用石、骨、象牙制成者。大如鹅蛋或鸡蛋,顶部稍尖,底平,中空,有球形或椭圆形等多种。顶上有吹口,前面有三、四或五孔,后面有二孔,古今各异。
掌教鼓、鼗、柷、、管、弦、歌。
《周礼·春官·小师》
埙谓
《尔雅·释乐》
八音: 土曰
《汉书·律历志上》
昔庖羲作琴,神造瑟,女制簧,暴辛为埙
·马融·《长笛赋》
义顺而理和,篪应,璋判圭合,得自然。
··《国子祭酒李公墓志铭》
怡然把瘦骨,
·曹寅·《黄河看月示子猷》诗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大篆
小篆
楷书
行书
二字词
  • 壎篪
  • 壎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