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不聪慧;愚笨。
人云: 食者智,食草者,食肉者悍,食寿
·牟融·《理惑论》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
《百喻经·三重楼喻》
2.
癫狂;神志不清。
薨,玄成在官闻丧,又言当为嗣。玄成深知非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案事丞相史乃玄成曰:“古之辞让,必有文,故能垂荣于后,今子独坏形貌,蒙辱,,光曜而不宣。微哉,子之所名也!”
《汉书·韦玄成传》
子作,大失所望,遂致病心狂,每人但云: 尹天官一年便御史。座客皆笑其
·沈周·《石田杂记》
3.
迷恋;入迷。
情花也情,解结双头学并栖
··《长生殿·窥浴》
搜奇不古人选胜毡椎每自
·叶廷·《吹网录·虎丘贺方回题名》
阿虎想赶夜市想痴了。
茅盾·《赛会》
4.
呆滞;不灵活。
默坐念笑,如遇寒
·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
前白浪如山,江上狂如怒虎。船痴橹硬不能拔,未免栖迟傍洲渚。
·孔武仲·《瓜步阻风》诗
燕塞多寒水急,梁雪早冻云痴
·高启·《感怀次蔡参军韵》
母亲想起什么事来了,抿着口痴了半天,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沈从文·《三三》
5.
幼稚;天真。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四
仆晒服用,娇痴稚女绕床行。
·元稹·《六年春遣怀》诗之四
那女子又推脚痛,故意不肯走,撒的要茶要
《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
6.
佛教语。贪、瞋、痴“三毒”之一。梵语moha,也译作“無明”。谓愚昧无知,不明如实之事理。
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染所依为业
《成唯识论》卷六
7.
用同“”。酒器。
书为还书与。予每疑此近薄,借书还书,理也,何云?后见道《与钱穆四·出师颂书》,函中最妙,古: 借一瓻,还书一瓻,欲以酒二尊往,知例外物不敢。因文》,瓻,抽反,亦音。注云: 酒器。古以借为痴也。
·邵博·《闻见后录》卷二七
杜征南与儿书言: 昔人云“借人”。山谷借书诗云:“送一鸱开锁鱼。”又云:“明日公一。”
··《春渚纪闻·瓻酒借书》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癡龍
  • 癡雲
  • 癡挣
  • 癡蠅
  • 癡話
  • 癡愛
三字词
  • 弄癡人
  • 貪瞋癡
  • 癡男子
  • 賣癡獃
  • 涎不癡
  • 癡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