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ùn
yūn
详细释义
1.
日月周围的光圈。
两军,日
《史记·天官书》
月出柳城,微通。带长风
南朝 陈·徐陵·《关山月》诗之二
知天,舟人夜相
·梅尧臣·《忆将渡杨子江》诗
月亮的外面,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晕。
许杰·《贼》
2.
环形花纹或波纹。
木有,石有,犀有通,以取妍人,皆物之病也。
·苏轼·《答李端叔书》
蛤蜊文蛤,皆一潮生一
·姚宽·《西溪丛语》卷上
〔大中祥符二年〕果州青居山晕连理芝草。
《宋史·五行志二上》
3.
指靶心。
分朋角记晕
·韩琦·《宴射》诗
五色,的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
4.
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
亦指色彩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开去。
梦觉灯宵雨送
·韩愈·《宿龙宫滩》诗
花心起墨,春色散毫端。
·苏轼·《墨花》诗
风则剖秫二寸,,其红绿,中孔,以竹横安秫竿上,迎风张而疾则转红绿浑浑,曰风车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
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手一松,一滩墨落在刚铺开的宣纸上,晕开了。
陈登科·《徐悲鸿》第二章三十
5.
(或读yūn)视觉模糊;昏眩。
头风苦,眼多。
·姚合·《闲居》诗
我起来时少着了件衣裳,被冷一吹,忽然头晕倒了。
《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
马老先生吞了一口布丁,伸着脖子半天没转眼珠,似乎是要晕过去。
老舍·《二马》第三段三
6.
谓涂抹(颜色)。
君王朝下未梳长晕残眉侍鉴楼
五代·和凝·《宫词》之九九
把翠蛾轻晕,愁薄宝台鸾镜
·周密·《谒金门》词
翡翠鬟,懒晕胭脂
·朱庭玉·《一枝花·女怨》套曲
7.
谓泛起淡红色。
亦用以形容俊俏。参见“暈龐兒”。
全消,粉痕微,色明香
·李居仁·《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词
好似醉朱,羞生;好似褪红妆残梦醒。
《花月痕》第五二回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暈暈
  • 破暈
  • 暈染
  • 暈裙
  • 暈珥
  • 暈淡
三字词
  • 暈乎乎
  • 暈春潮
  • 酒暈妝
  • 暈龐兒
  • 暈忽忽
  • 血暈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