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古兵器名。属短兵器。两面有刃,中间有脊,短柄。参阅《周礼·考工记·桃氏》。
之山而出水,金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矛、
《管子·地数》
秦襄王白起,白起伏剑将自刎。
·王充·《论衡·祸虚》
三尺之驱乌集之,五年之中,而成帝
三国 魏··《六代论》
置腹心之士,幕公庭下,执剑
·韩愈·《董公行状》
他穿着越国文官的朝服,戴冠佩剑。
曹禺等《胆剑篇》第一幕
2.
指剑术。
文王喜夹门而客三千人,日夜相击于前。
《庄子·说剑》
籍少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史记·项羽本纪》
学剑四十年,血未染
·陆游·《醉歌》
3.
用剑刺杀。
亦指用剑割削。
贾复左右曰: 吾今恂,必手之。
《东观汉记·寇恂传》
〔司叔持〕白日都市手死如
·潘岳·《马汧督诔序》
隋大末,裴仁基,手剑贼酋,行在。
《新唐书·刘德威传》
吴起,一将军也,其妻,而《史之。
·王禹·《霍光论》
相如,你若保主公事回,我面搽粉,去髭也。
·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
4.
挟;抱。
负剑㖇诏之,掩口而
《礼记·曲礼上》
乳者汝而立旁,因指而曰:“……吾不及见儿之立也。”
·欧阳修·《泷冈阡表》
孺人之甚,盛夏不敢持扇,遇啼哭,辄剑以行。
·刘大·《程孺人传》
5.
带剑;佩剑。
参见“劍履上殿”。
之士安得无离于私勇而疾距
《韩非子·人主》
6.
通“”。
一大知率,二大武勇。
《逸周书·文酌》
7.
地名。
四川剑山的简称。
天彭一掌中,漫设剑为锋
·李商隐·《井络》诗
云南剑川的简称。
人究以燎毛者上品。
·张泓·《滇南新语·生啖彘》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寶劍
  • 五劍
  • 劍眉
  • 劍龍
  • 刺劍
  • 書劍
三字词
  • 試劍石
  • 歐冶劍
  • 斬馬劍
  • 劍首炊
  • 留徐劍
  • 延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