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舒缓;延缓。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天子所予。
《诗·小雅·采菽》
己任,期于仓卒也。
《后汉书·荀彧传》
钱则无火耗之加,故民力纾于他邑也。
·顾炎武·《钱粮论下》
2.
解除;排除。
斗谷于令尹,自毁其家,以
《左传·庄公三十年》
武行而纾郑,端木出而存,亦其美也。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不得不此,以一切之急也。
·王安石·《上运使孙司谏书》
登高,望远纾烦忧
郑泽·《登楼叹》诗
3.
宽裕。
岁丰会当成耳。
·苏轼·《与开元明师书》之二
维圣鉴,俯纳刍荛,特伸乾民生自国计
《花月痕》第四六回
4.
通“”。抒发。
便𢝌毒兮,焉发愤情。
·严忌·《哀时命》
纾怀古之情,用存不刊之烈。
《宋书·武帝纪中》
志意所,被之金石;典所定,勒之简书
·张居正·《御制纪》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紓”字右部件相同,均为“予”
全部
汿
二字词
  • 申紓
  • 紓迴
  • 夾紓
  • 紓放
  • 紓泄
  • 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