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面粉。
屑末也。
《说文·部》
既熟,实须
南朝 宋·袁淑·《驴山公九锡文》
如沙照月,散似面从风
·张说·《奉和喜雪应制》
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
鲁迅·《野草·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2.
指面食,面条。
植九,人多啖面及牛羊肉。
《南史·夷貊传下·高昌国》
拜河的大寿……磕了三个头,吃了一碗面,便匆匆的禀辞,上任而去。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3.
指粉状物。
《蜀志》曰: 莎,一出一石,正白而味似桄榔。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五
七年三月,彭城鹤乡地生
《宋史·五行志四》
4.
指某些食物淀粉含量多口感绵软。
战士们种马铃薯,收获季节用不着试,保准又甜又面。
宋之的·《草地颂歌》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二字词
  • 煮麪
  • 臘麪
  • 麪杖
  • 白麪
  • 切麪
  • 米麪
三字词
  • 麪包車
  • 麪碼兒
  • 麪糊鬼
  • 麪條魚
  • 麪菓子
  • 龍鬚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