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
復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还;返回。
无往不
复
。
注
《易·泰》
公子遂如
齐
,至黄乃
复
。
《
谷
梁传·宣公八年》
槐欲成
阴
分袂
时
,君期十日
复
金扉。槐今落
叶
已
将尽
,君向
远乡犹
未
归
。
唐
·
李频
·
《寄远》诗
由魏
过齐
入燕凡二千里,甲午
岁复于乡
。
元
·
刘祁
·
《归潜志序》
舟子
张
潮,利其金,
潜
移舟僻所,沉
赵
而
复
,
诈为
熟睡。
明
·
冯梦龙
·
《智囊补·察知·杨评事》
2.
抵偿;偿还。
1
亦谓归还。参见“
復政
”。
贰师将军
李
广
利捐五
万
之
师
,靡
亿万
之
费
,
经
四年之
劳
,而
廑获骏马
三十匹,
虽斩
宛王
贯
鼓之首,
犹
不足以
复费
。
注
《汉书·陈汤传》
愿从
大王
请籴
,
来岁
即
复
太
仓
,惟大王救其
穷
窘!
汉
·
赵晔
·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3.
恢复;康复。
王召孟
尝
君而
复
其相位。
《史记·孟尝君列传》
自然感疾
惫
形
体
,
后
日
虽复应
伶俜。
宋
·
曾巩
·
《初夏有感》诗
好古之士,宜本志叙所采《七
录
》大略,取而
编
成一
书
,以
复
十二卷之
旧
。
清
·
周中孚
·
《郑堂札记》卷四
4.
谓消除灾变,恢复正常。
为
水旱者,
阴阳
之
气
也,
满
六合,
难
得
尽
祀,故修
坛设
位,敬恭祈求,效事社之
义
,
复灾变
之道也。
汉
·
王充
·
《论衡·明雩》
以政致旱,宜
复
以政。
《案书》
5.
收复;光复。
企子元
礼寻复
洛州,
斩东
魏刺史杜密。
《周书·文帝纪下》
贞
元二年,
从
司徒
刘
公
复
汴州。
唐
·
韩愈
·
《杨燕奇碑文》
元
帅
在上,帝京初
复
,十室九空,
为
今之
务
,
当
先招集流移,使安故
业
。
清
·
洪
升
·
《长生殿·收京》
6.
重复;反复;回环。
故其
战胜
不
复
,而
应
形
于无穷
。
注
《孙子·虚实》
若夫文
质
之
复
,三教之重,正朔相
缘
,
损
益相因,
贤圣
所共知也。
汉
·
王充
·
《论衡·实知》
是故
复
之而不足,
则
吟
咏
以肆志;吟
咏
之不足,
则
寄言以
广
意。
三国 魏
·
嵇康
·
《琴赋》
藏春花木望中迷,水
复
山
长
道阻
跻
。
宋
·
王安石
·
《和景纯十四丈三绝》之三
7.
告诉;回答;回复。
管仲
会国
用,三分之二在
宾
客,其一在
国
。管仲
惧
而
复
之。
注
《管子·中匡》
先生又
见
客,是以王
辞
而不
复
,何
为无
用
应
哉!
注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
诲
余以
义
,
复
我以
诚
。
终
日以
语
,
无
非德
声
。
唐
·
韩愈
·
《祭穆员外文》
永德横猾,
执
政重
违
其奏,乃命三司判官一
员将
永德就鼎
议
,
发
八
难
,永德不能
复
。
《宋史·王鼎传》
有
贾
于交
广
者,或
语
之以欲得椰
实
。比及三年而反,其人已死矣,乃
陈
椰
实于
位而告以
复
之。
清
·
唐甄
·
《潜书·善施》
8.
又;更;再。
晋
侯
复
假道
于
虞以伐虢。
《左传·僖公五年》
于
是遂
诛
高
渐离
,
终
身不
复
近
诸
侯之人。
《史记·刺客列传》
弃
捐勿
复
道,努力加餐
饭
。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江田稻花露始零,浦中
莲
子青
复
青。
元
·
马祖常
·
《湖北驿中偶成》诗
本期一索而得,不意信水
复来
,遂至破戒而再。
清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侠女》
或则叹息现代作品之没有血泪,那是怕著作界复归于轻佻。
鲁迅
·
《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9.
报复。
〔子胥〕三年自咎,不
亲
妻子,
饥
不
饱
食,寒不重
彩
,
结
心
于
越,欲
复
其仇。
汉
·
袁康
·
《越绝书·外传记计倪传》
丹
尝质于
秦,秦遇丹
无礼
,日夜焦心,思欲
复
之。
《燕丹子》卷中
或
复
私
雠
,或
贪
小利,或聚或散,
终
亦不能
为
事。
唐
·
韩愈
·
《黄家贼事宜状》
10.
谓实践诺言。
有子曰:“信近于
义
,言可
复
也。”
注
《论语·学而》
不得中正而
复
其言,
乱
也,
恶
得
为
信?
唐
·
柳宗元
·
《非国语上·荀息》
与
人交,和易
简谅
,言必可
复
。
元
·
揭
徯
斯
·
《萧景能墓志铭》
11.
谓免除徭役或赋税。
1
亦泛指消除。
中
试
,
则复
其户,利其田宅。
注
《荀子·议兵》
裁什一之税,
复
三日之役。
《汉书·五行志下之下》
其管内八州百姓,
并
宜
给复
一年。
唐
·
元稹
·
《处分幽州德音制》
是三者,法皆得以
复
其户,而
无杂
泛之差。
清
·
顾炎武
·
《生员论中》
旱既太甚,
将
何以消
复灾
眚?
《后汉书·鲍昱传》
12.
古丧礼称召唤始死者的灵魂为“復”。
1
参阅《通典·礼九八》。
复
,
尽爱
之道也。
注
《礼记·檀弓下》
复与书铭
,自天子
达于
士,其
辞
一也。
《丧服小记》
大同中,帝
尝
不豫,一日暴
剧
,皇太子以下
并
入侍疾,内外咸云帝崩。粲
将
率宫甲度
台
,微有喜色,
问
所由那不
见办长
梯。以
为
大行幸前殿,
须长
梯以
复
也。
《南史·韦粲传》
朱子曰: 古者人死,
则
以其上服升屋履危,北面而
号
曰:“
皋
某
复
。”遂以其衣三招之而下以覆尸。此《
礼
》所
谓
“
复
”也。
明
·
李贽
·
《招魂》
13.
通“
覆
”。
1
庇护;覆盖。
顾
我
复
我,出入腹我。
注
《诗·小雅·蓼莪》
阴难阳
,
万
物昌;
阳复阴
,
万
物湛。物昌
无
不
赡
也,物湛
无
不
乐
也。
《文子·上德》
2
倾覆;颠覆。
初,伍
员与
申包胥友。其亡也,
谓
申包胥曰:“我必
复
楚
国
。”
注
《左传·定公四年》
14.
通“
𥨍
”。地室。
古公
袒
父,陶
复
陶穴,未有家室。
注
《诗·大雅·绵》
人之
复阴阳泽
水者
过
半。
注
《商君书·徕民》
15.
通“
腹
”。丰厚。
民
农则
其
产复
,其
产复则
重徙。
注
《吕氏春秋·上农》
16.
通“
複
”。参见“
復道
”、“
復格
”。
17.
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震下坤上。
复
,亨。出入无疾。
《易·复》
18.
姓。春秋楚有復遂。见《左传·文公十年》。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復”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复”
全部
愎
腹
蝮
鳆
馥
椱
稪
緮
複
輹
鍑
鰒
二字词
復辟
勞復
復殿
復塞
復宇
復罳
三字词
復分錢
嚼復嚼
來復線
追復脯
復槽水
復陶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