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已耕作的田地。
亦指良田。
易其田,薄其税,民可使富也。
《孟子·尽心上》
不去,商不肆。
《吕氏春秋·慎大》
易,稻盈
·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神道碑铭》
若管晏而休,下走将归延陵之皋,修圃之
《汉书·萧望之传》
……太原各修理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
《后汉书·安帝纪》
2.
特指种麻的田。
〔季夏之月〕薙行水,利以草,如以热汤,可以
《礼记·月令》
用乏
《国语·周语下》
也者何也?所以麻也。
·刘向·《说苑·辨物》
3.
田间的分界。
园则有蒟蒻、茱萸、瓜、芋
《文选·左思〈蜀都赋〉》
均田画畴,蕃庐错列。
《魏都赋》
4.
培土。
今夫木者,灌以瀿水,以肥壤。
《淮南子·真》
5.
齐等;使相等。
参见“疇騎”。
〔霍光〕功德茂盛,朕甚嘉之。世,其爵邑,世世毋有所
《汉书·宣帝纪》
莽有定家之大功,宜赐号曰安公,益户,爵邑。
《王莽传上》
则宠以殊,奏事不名,入。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
《后汉书·祭遵传》
6.
种类;同类。后作“儔”。
鲧堙洪水,汩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彝𭣧
《书·洪
夫物各有,今髡贤者之也。
《战国策·齐策三》
草木生,禽兽群焉。
《荀子·劝学》
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其十三人皆已
《汉书·韩信传》
咬咬黄顾畴弄音。
《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
7.
谁。
后克,臣不命其承,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书·说命上》
罔若淑而不昌,逆失而能存?
《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
安得诛云师天漏?
·杜甫·《九日寄岑参》诗
怀孰可?予过畴
·高启·《送刘使君》诗
8.
谓世代相传。参见“疇人”“疇官”。
9.
犹曩。以往;从前。
参见“疇日”“疇年”。
巡(巡)潮(令狐潮)曰:“仆诚下材,亦天下一男子耳。今遇明君主,畴则屈腰,逢豺狼犬羊,今展志。”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
,曩也。
《字·田部》
10.
通“”。筹划。
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疇者,保也。《國語·楚語》:‘臣能自壽也。’韋注:‘壽,保也。’……此文作‘疇’者,古字通耳。”
故至贤畴四海,武是也。
《荀子·正论》
政,名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
11.
通“”“”。酬报;酬谢。
公子季友有功于鲁,大夫衰有功于晋,大夫田完有功于齐,皆其庸,延及子
《汉书·张敞传》
〔公孙渊〕内傲帝命,外通南,乘桴流,交畴货贿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束先生,通神明,天三日甘雨零。我黍以育,我稷以生。何以之,生。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束歌》
用是其展以宣猷之
·王安石·《节度使加宣徽制》
12.
古国名。
挚畴也由大任。
《国语·周语中》
13.
姓。春秋时越国有大夫畴无馀。见《左传·哀公十三年》。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疇代
  • 龜疇
  • 九疇
  • 範疇
  • 疇勞
  • 疇庸
三字词
  • 無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