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中途停止;中断。
沮、桀溺〕耰而不
《论语·微子》
山乃户屏人,丁丁不
《太平广记》卷八四引唐薛用弱《集异记·奚乐山》
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
2.
废止。
天不人之寒也冬,地不人之恶辽远辍广
《荀子·天论》
3.
舍弃;离开。
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汝而就也。
·韩愈·《祭十二郎文》
4.
撤销;撤除。
达识周材,方敬直,故辍纲辖之重,委以方面之
《旧唐书·良吏传下·倪若水》
,月西沉,上命莲烛
·钱愐·《钱氏私志》
5.
让;让出。
山令樊赴制劣不能易乃所乘囊中帛,悉与泽,以遂其往。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
光者,待以宗居所外舍之。
·康骈·《剧谈录·韦颛枭鸣》
6.
通“”。取。
参见“輟俸”。
由俸禄,恭备贡输,遥陈称贺,知乃忠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
7.
通“”。参见“輟卷”。
8.
通“”。参见“輟輟”。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輟”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叕”
全部
二字词
  • 輟那
  • 輟功
  • 停輟
  • 輟休
  • 輟絃
  • 輟閡
三字词
  • 嫠輟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