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虚假。
幽而易激,信天道之不
三国 魏·曹植·《橘赋》
道士,勃然作色,食,虚谈过中。
《六度集经·忍辱度无极章》
2.
讹误;错谬。
武帝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王莽之慈平亭也。胡俗语讹,尚有千城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
酒杯应浅,教字恐
·李东阳·《归梦》诗
西山有君子口,疑即《寰宇》所云君子城,讹为箕子城者也。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一
察哈尔龙关西南二十里有座高山,原名黄泉岭,俗话讹做黄草梁。
杨朔·《中国人民的脚步声·红石山》
3.
怪异;怪诞。
参见“訛火”。
迫而察之,粲炳焕以照,倏山而晷换。
·李白·《明堂赋》
时则有雨水不降,草早落,火,疾疫多作。
·梅尧臣·《问牛喘赋》
4.
妖言;谣言。
,言也。
《尔雅·释诂下》
凡此五鬼,吾五患,我寒我,兴讹
·韩愈·《送穷文》
陛下所以身者,庶几无憾,而造讹腾谤者,靡所致力。
《宋史·张忠恕传》
5.
指徒歌;歌谣。
听张𥋗古唱会词,看村哥打会讹
·薛昂夫·《端正好·高隐》套曲
谣字有或作“讹”字者,如《风俗通·皇霸篇》载赵王迁时童谣,《史记·赵世家》“童谣”作“民讹言”……而其词用韵,实系歌谣之体,与他处“讹言”无韵者不同。
朱自清·《中国歌谣》
6.
吓诈。
便了法子,他拖欠官,拿他到了衙门里去。
《红楼梦》第四八回
小桐暗想: 是糟豆腐,好他一了。
《负曝闲谈》第二三回
又不是凭党员讹他的,有啥不能买!
·《不能走那条路》
7.
书法用语。
房文昭雅而和,
··《述书赋下》
,藏锋隐迹曰
唐窦蒙·《〈述书赋〉语例字格》
8.
蛇的别名。
蛇字古作它,俗作,有佘、移、佗三音。篆文象其宛屈曲之形。其行委佗,故名。南人食之,或呼为讹,或呼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诸蛇》
9.
通“”。
感化;改变。
讹尔心,以蓄邦。
《诗·小雅·节南山》
讹尔质,而伐其成,尚千年,室之
·曾巩·《曾氏女墓志铭》
迁讹,斯风渐笃
《通志·选举二》
古人已,此。我作铭诗,式
·戴良·《求诸己斋箴》
行动;移动。
或降于阿,或于池,或
《诗·小雅·无羊》
日暮亦起,城头乌
·杜甫·《日暮》诗
有恨摹,不女深坐,尚寐无讹
·杨潮观·《黄石婆授计逃关》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訛法
  • 訛濫
  • 訛傳
  • 鸞訛
  • 訛缺
  • 訛脱
三字词
  • 擠訛頭
  • 拏訛頭
  • 拿訛頭
  • 核訛詐